公共机构能源管理体系
操作手册
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司
2016年1月
前言
“十二五”以来,国家相继制修订了《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GB/T 23331)、《能源管理体系 实施指南》(GB/T 29456)和部分行业《能源管理体系 实施指南》等国家标准,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了《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要求全国万余家重点用能单位建立健全并有效运行能源管理体系。
为引导各级各类公共机构加强对能源管理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在公共机构中导入能源管理体系,我们编制了《公共机构能源管理体系操作手册》,指导公共机构逐步建立和实施源管理体系。公共机构可参照本手册,优化本单位能源管理系统,提高能源管理水平,实现能源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最大限度地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手册分正文和附录两个部分,其中正文包括六个章节,分别是:第一章概述,第二章前期准备工作,第三章体系策划,第四章文件制定,第五章实施与运行,第六章检查与改进。附录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附录A 某医院建设能源管理体系示例,附录B 某学校建设能源管理体系示例,附录C 某机关单位建设能源管理体系示例。
本手册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组织专家团队编写,北京交通大学和吉林建筑大学参与了编写工作。在编制过程中,还得到了吉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吉林省人民医院、湖南省儿童医院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2016年1月
目 录
第一章 概述................................................................................. - 1 -
第二章 前期准备工作............................................................... - 3 -
第一节 管理职责............................................................... - 3 -
第二节 能源方针............................................................... - 9 -
第三章 体系策划..................................................................... - 12 -
第一节 明确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 - 13 -
第二节 能源评审............................................................. - 18 -
第三节 建立能源基准、能源绩效参数.................... - 23 -
第四节 制定能源目标、能源指标............................. - 28 -
第五节 制定能源管理实施方案.................................. - 30 -
第四章 文件制定..................................................................... - 33 -
第一节 文件要求............................................................. - 33 -
第二节 文件管理............................................................. - 34 -
第三节 记录管理............................................................. - 35 -
第五章 实施与运行............................................................... - 39 -
第一节 运行管理............................................................. - 39 -
第二节 节能项目设计管理........................................... - 48 -
第三节 节能采购............................................................. - 50 -
第四节 培训...................................................................... - 51 -
第五节 内部信息沟通与外部信息交流.................... - 54 -
第六章 监督与改进................................................................. - 56 -
第一节 监测重要能耗数据........................................... - 56 -
第二节 合规性评价........................................................ - 59 -
第三节 能源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 - 61 -
第四节 不符合、纠正、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 - 78 -
第五节 管理评审.......................................................... - 84 -
附录1 某医院建设能源管理体系示例............................ - 87 -
附录2 某学校建设能源管理体系示例......................... - 101 -
附录3 某机关单位建设能源管理体系示例................ - 111 -
公共机构建立能源管理体系,是从能源利用和管理的全过程出发,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借鉴成熟的管理模式,充分结合本单位能源使用特点,将策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的循环管理理念引入到能源管理工作中,使得能源管理工作形成一个有机系统的整体,解决传统能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随意性等问题,有助于公共机构充分识别节能机会,找出薄弱点和重点控制目标,引入更多适用的能源管理方法和节能技术,提高节能的整体效果和效率,促进构建长效节能机制。
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并不是完全重新建立一个新的体系,而是对本单位现有能源管理工作进行梳理、整合和提升,内容涵盖已经开展的多项工作。能源管理体系的建设实施可分为前期准备、体系策划、文件制定、实施与运行、检查与改进等几个阶段。详见下图1.1。
图1.1 能源管理体系建立步骤流程图
公共机构在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前,需要明确最高管理者、管理者代表及其相应职责范围,并制定能源方针,为策划、实施体系做好准备工作。
公共机构开展能源管理体系建设,需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能源管理体系标准(GB/T23331)中对领导在体系建设过程中应承担的职责给出了明确要求,也给出了特指的称谓——“最高管理者”和“管理者代表”。最高管理者是指在用能单位最高层指挥和控制本单位的决策者或决策层。管理者代表由最高管理者任命授权,负责组建能源管理体系工作小组执行具体工作。在公共机构中,最高管理者通常是本单位主管节能工作的领导或领导小组,管理者代表通常是主管后勤部门的负责人。具体如下:
图2.1.1 公共机构能源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图
1. 确定能源管理体系覆盖的范围
能源管理体系范围是指覆盖本单位所有与能源管理有关的能源使用过程,包括主要用能设备和本单位职能。从主要用能设备设施角度考虑,覆盖范围可包括:供暖通风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给排水系统、变配电系统等用能设备及系统;从行使本单位职能方面考虑,覆盖范围可包括:政府机关履行职能、学校开展与教学有关的所有工作、医院实施医疗服务及其涉及的相关辅助环节等。
2. 制定能源方针,确定能源目标、能源指标
最高管理者根据与节能相关的发展战略和本单位能源利用、能源消耗的特点制定能源方针。能源方针应简明扼要,使本单位所有人员能够迅速理解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最高管理者负责确定能源目标和能源指标,并确保能源绩效参数适合本单位。
3. 任命管理者代表,批准组建能源管理体系工作小组
最高管理者任命管理者代表,确定能源管理体系的组织架构和各部门职责。最高管理者可以以本单位正式文件的形式向管理者代表下达任命书。相关示例见表2.1.1。
4. 提供资源保障
最高管理者负责保障所需的专业人员、设备设施和资金支持等,以保障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有序运行。如果本单位不具备自行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的能力,可以聘请具备资质的专业机构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5. 定期开展管理评审
最高管理者定期主持开展管理评审,评价本单位能源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能源方针是否适宜、能源管理的规章制度是否完善、资源投入是否满足、能源目标、能源指标的实现情况和价能源管理体系的总体运行效果,以确定持续改进的机会。
6. 提高节能意识
最高管理者高度重视建立和实施能源管理体系,明确与节能管理活动有关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权限,形成全员参与的局面。通过宣传、培训,将节约理念、节能意识贯彻到本单位所有人员的日常行为中。
管理者代表负责能源管理体系实施与运行的具体工作,为确保能源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最高管理者授予管理者代表必要的权限,包括人力、财力、物力的支配权。管理者代表职责一般包括:
1. 确保本单位按照能源管理体系标准 (GB/T 23331)的要求,建立和实施能源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包括规划和组织编制能源管理体系所需的各层级文件,定期召开能源管理会议等。
2. 组建能源管理体系工作小组,明确小组内成员的职责和权限。工作小组的规模,根据本单位规模和用能情况确定。
3. 定期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能源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能源绩效,如:每月能源消费报告,节能报表等。当出现运行情况异常或突发事件时,要及时向最高管理者报告,研究对策、处置异常。
4. 对能源管理体系进行策划,制定有效控制能源管理体系的方法和要求,保障能源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如:对能源管理体系文件进行定期评审等。
5. 开展培训和节能宣传教育,提高管理水平,增强本单位全体人员的节能意识。
能源管理体系工作小组由管理者代表负责组建,管理者代表担任组长,小组成员一般来自于各职能部门,熟悉本部门业务工作,具备较强的组织沟通和协调能力。根据各部门的能耗情况,每个部门至少有一名人员成为工作小组成员,参与能源管理工作。能源管理体系工作小组主要负责协助管理者代表开展各项能源管理活动。相关示例见表2.1.1
表2.1.1 XX省立医院能源管理代表及能源管理体系工作小组任命书
省立医院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为不断提高我院能效管理水平,不断优化能源使用过程,持续改进能源绩效,兹任命后勤处长XXX为本医院管理者代表,全面负责按照能源管理体系标准(GB/T23331)的要求,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并有效实施和持续改进。XXX处长行使管理者代表的职责如下: 1.组织建立本医院的能源管理体系,并有效实施和持续改进。 2.向院长报告能源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包括改进的需求,定期汇报能效管理取得的绩效。。 3.制定能源管理体系有效实施的方法和要求。 4.明确各部门在能源管理体系中的职责和权限。 5.开展各种宣传活动,提高职工的节约能源意识、鼓励节约能源资源的良好行为 同时管理者代表可以配备必要的资源,以保障能源管理活动的有序开展;组织安排内部审核;在一定范围内处理与能源管理体系有关的事宜。
能源管理体系工作小组授权书 为加强我院能源管理工作,有效运行能源管理体系,增强对重点用能区域和用能部位的管理,现成立能源管理体系工作小组,人员和授权职责如下: 韩xx:负责组织本院能源管理体系文件编制、修订和更新工作; 李xx:负责我院配电房的管理,负责能耗分析,建立能源基准;监控能源绩效; 张xx:负责我院空调机组的用能管理;负责空调机组用能参数的统计和上报; 伍xx: …… 院长: 201X年X X月XX日 |
能源方针由最高管理者制定,能够明确公共机构在能源管理方面的行动纲领、应当履行的职责和对社会做出的承诺。能源方针在内容上要能够体现本单位能源利用和能源消耗的特点,融合本单位在能源管理和节能发展战略等方面的内容。制定能源方针时需要关注以下几方面:
1、能源方针体现本单位用能规模、能源利用的特点,要充分考虑各级政府有关能源利用及发展的政策和规划,考虑与节能降耗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参考同类别、同级别的最佳节能实践。
2、能源方针鼓励采购和使用高效节能产品和服务,支持使用有利于降低能耗的新技术和管理方法。
3、能源方针为能源目标、指标的制定和评审提供框架。能源方针指出了本单位的合理用能方向,能源目标以落实能源方针为目的。
4、能源方针由最高管理者正式批准发布,并通过会议、公告宣传栏等形式,使本单位所有人员清楚能源方针的内涵,并达成共识。
5、定期评审能源方针的适宜程度,并进行修订更新。根据本单位管理水平的提高、能源绩效的成果、相关法规及标准要求的更新、各级政府政策要求的发展等变化对能源方针进行必要的更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示例见表2.2.1
表2.2.1 XX图书馆能源方针示例
绿色能源 智能节能 合理降耗 共同参与 提高意识 和谐服务 释义如下: 绿色能源:提供绿色舒适学习阅读能源,尽可能节约能源和资源,维护我们共同的地球; 智能节能:工程建设、业务活动流程设计、设施设备等选择时,优先考虑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和新材料,实现智能节约能源,减少排放,循环使用; 合理降耗:遵守法律法规和相关的其他要求,采用合理方法、工艺和设备,降低能耗,提高能效。 共同参与: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干部职工参与节能降耗减排活动; 提高意识:广泛开展节能降耗必要性的宣传活动,提高节能意识、鼓励行为节能; 和谐服务:创造和谐服务的氛围,让馆内外感受到节能降耗、能源管理带来的益处,带动良好风尚。 |
能源管理体系策划是实现能源方针的关键环节,是指公共机构在识别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和能源评审的基础上,确定能源基准和能源绩效参数,制定适合本单位的能源目标、能源指标和能源管理实施方案,以保证体系的适宜有效和持续改进。策划要与能源方针保持一致。策划流程见下图3.0.1 。
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为公共机构策划建立能源管理体系提供了依据。公共机构需要建立渠道,主动收集与本单位节能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明确负责收集的部门,建立收集、识别、追踪、更新的准则和办法,形成《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清单》,并保证这些要求及时应用到能源管理工作中。
明确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主要步骤包括建立渠道、收集获取、识别评价、贯彻实施和定期评审。每年需至少开展一次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评审更新工作,以确保其充分性和适宜性。
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识别流程图见下图3.1.1:
图3.1.1 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识别流程图
1、法律法规要求
公共机构需要关注的法律法规是指由各级国家机关发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适用于本单位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的各种规范性文件。具体包括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和行政规章。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等。
2、标准要求
标准按照性质可划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按照层级可分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3、其他要求
其他要求一般包括:各级政府部门的行政要求、政府间协议、节能自愿性协议、与非政府组织的协议、与相关方的合同和公共机构对公众的承诺等。
识别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示例见表3.1.1
表3.1.1 识别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示例
类别 |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名称 |
发布部门 |
发布/执行日期 |
国家 法律 |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2008年4月1日起施行 |
…… |
|
|
|
行政 法规 |
《公共机构节能条例》 |
国务院 |
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 |
…… |
|
|
|
地方 法规 |
《浙江省资源综合利用促进条例》 |
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
《安徽省公共机构能源审计管理暂行办法》 |
安徽省政府 |
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
|
…… |
|
|
|
行政 规章 |
《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考核工作规程》 |
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 |
2014年12月19日起施行 |
…… |
|
|
|
标准 |
《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 GB/T23331-2012/ISO50001:2001 |
国家标准 |
2012年12月31日发布2013年10月1日实施 |
《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管理规范》 |
四川省地方标准 |
2014年6月4日发布 |
|
…… |
|
|
|
政策 要求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的通知 |
国务院办公厅 |
2007年6月1日发布 |
中央国家机关及所属在京单位节约用水管理办法 |
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 |
2014年12月1日发布 |
|
…… |
|||
其他 要求 |
技术改造合同 |
和合同能源服务公司双方签订 |
合同签订日 |
要求: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能源托管费用 |
|||
…… |
注:表3.1.1所列仅为简单举例,在实际识别过程中需结合各用能单位特点进行,以确保完整性和有效性。
能源评审是公共机构对自身能源利用和能源消耗等能源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的过程,是策划能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能源评审的主要任务是收集、分析能源统计数据,识别重点用能区域和环节,对重点用能区域和主要用能设施设备的能耗情况、能效水平进行分析,确定改进能源绩效的机会,挖掘节能潜力。
公共机构首次建立能源管理体系所进行的能源评审称之为初始能源评审。已经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的单位,可以在开展内部审核时同步进行能源评审。需要时,可聘请专业人员或专业机构协助进行。当发生能源种类变更、重点用能区域改变、设备设施更新、控制系统升级等重大变化时,公共机构需要重新进行能源评审。能源评审具体流程如下:
1.确定评审范围。为确保评审的内容全面,收集的信息和数据准确、完整,评审前需
确定能源评审的范围。评审范围要覆盖与能源管理体系运行相关的部门和区域,包括主要工作区域、主要用能设备设施、后勤辅助系统等。
2. 组成评审组。能源评审小组一般由管理者代表、财务、基建、能源采购、能源设备运行管理等与能源管理相关的部门人员组成,包括建筑、供暖通风空调、供配电、能源计量等专业人员组成。评审前,明确评审小组的职责分工及能源评审工作进度。需要时,可聘请专业机构协助进行。
3. 评审前准备。能源评审前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制定评审计划,准备好评审用记录表格,并确定需要收集的的信息和数据,必要时配备相关的测试设备。能源评审收集的信息和数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及其他要求;
(2)现阶段能源管理的组织结构及职责分配情况;
(3)主要用能设备、设施的运行管理规定及其他能源管理制度,包括主要用能区域、用能设备清单,在用的淘汰设备清单,设备节能操作规程等;
(4)本单位使用的能源种类;
(5)能源的采购和消耗台账,包括能源消耗定额及用电、用热、用水、用气等情况;
(6)能源计量网络和能源流向示意图;
(7)现有计量器具配置及校准情况;
(8)主要用能设备的能效和能耗情况;
(9)余能利用情况;
(10)建筑结构基本情况;
(11)能源消耗的监测数据;
(12)本单位综合能耗、单位建筑面积综合能耗等分析数据;
(13)近期的能源审计报告;
(14)节能工作总结或能源利用状况报告。
4. 现场考察。通过现场考察,初步了解重点用能区域和主要用能设备、设施的情况及已有管理办法的效果,人员节能意识等。
5. 制定评审方案。明确评审内容、评审方法、评审时间、评审地点、涉及部门、评审人员等内容,同时明确对评审时间进度安排和材料整理要求。
6. 实施评审。能源评审包括实地检查、文件查阅、座谈、数据对比、法律法规与管理制度对照、分析汇总资料等环节。
(1)评审小组依据评审计划,必要时进行现场核查,检查围护结构保温系统的完好情况,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对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传热系数、隔热性能、气密性等进行抽样测试分析,确定能耗情况;
(2)从能源采购开始,对主要用能系统、设备设施的用能情况进行分析,可包括供暖、通风、制冷、照明、供配电等能耗的分析;
(3)按照能源种类,核算综合能耗、单位面积建筑能耗、年人均能耗等;
(4)对比分析不同季节、气候情况下的同类型能耗数据;
(5)评价重点用能系统节能运行管理制度的合理性,分析已采用节能措施的节能效果。
7.编写能源评审报告。评审小组在汇总分析资料的基础上,编制能源评审报告,根据分析结果明确目前的能耗水平和节能空间,提出管理层面和技术层面的改进建议。
能源评审流程如图3.2.1所示。
图3.2.1 能源评审流程图
能源基准反映的是本单位一定时间段内能源利用情况,体现该时期内正常运转情况下的能源消耗和能源效率水平,可以是本单位历史能耗某个时间段的平均值。能源基准是用来比较能源绩效的定量参考依据,是确定能源目标和能源指标的依据。
建立能源基准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 选择与能源绩效参数相对应的能源基准。能源评审识别出的主要用能区域、设备、过程和系统均可根据实际条件考虑建立能源基准。
2. 确定合适的数据时间段,也就是基准年。基准年可以是一个年度,前提是基准年内发生的能耗可以覆盖本单位的所有类型的能耗,且考虑到气候、季节、能源种类等对能耗的影响。
3. 收集和分析数据。采集的数据至少能覆盖一个完整的制冷和供暖周期,尽量参考近几年的有关数据。
4. 测试、验证能源基准的合理性。在收集和分析数据的基础上,初步确定本单位的能源基准,并依据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的合理用能要求,进一步验证、评审本单位的能源基准,
5. 出现以下情况时,需对能源基准进行调整。
——能源种类变化;
——用能区域大幅增加或减少;
——用能人数大幅增加或减少;
——用能过程、系统发生重大变化;
——其他可能显著带来用能变化的情况。
确定能源基准流程见图3.3.1
制定能源基准,并依据能源基准确定能源目标(见第四节)的示例见表3.3.1
表3.3.1 某大学能源基准制定示例
某大学推行能源管理体系,现在已知2010-2012年的能源消耗数据,要确定能源基准并制定2013年的能源目标。其前三年历史能耗数据为: |
||||||
指标名称 |
2010 |
2011 |
2012 |
|||
用水(万吨) |
332 |
304 |
288 |
|||
用电(万千瓦时) |
3877 |
3790 |
3668 |
|||
学生人数(万人) |
3.21 |
3.22 |
3.22 |
|||
生均综合水耗(吨/在校生数·年) |
103 |
94 |
89 |
|||
生均综合电耗(千瓦时/在校生数·年) |
1207 |
1177 |
1139 |
|||
在制定2013年能源目标时,依据的能源基准可以是2012年的能耗数据,也可以是2010年-2012年的平均值。考虑到学校经费有增长,而在校生人数却基本不变的情况,对用电的消耗指标做适度上调。分别确定的能源基准、能源目标为: |
||||||
指标名称 |
能源基准(2010-2012年平均值) |
能源 标值 |
能源基准(2012能耗数值) |
能源 标值 |
||
用水(万吨) |
308 |
290 |
288 |
280 |
||
用电(万千瓦时) |
3778 |
3700 |
3668 |
3700 |
||
人均综合水耗(吨/在校生数·年) |
95 |
88 |
89 |
85 |
||
人均综合电耗(千瓦时/在校生数·年) |
1174 |
1140 |
1139 |
1140 |
||
能源绩效参数是由本单位确定的、可量化能源绩效的数值或量度,反映了本单位的能源绩效状况。能源绩效参数应根据本单位能源绩效及监测能源绩效的要求来确定。能源绩效参数与主要用能设备、设施、用能系统的能源绩效水平密切相关,通过对能源绩效参数的检查和测量,实时掌握主要用能区域和设备的能源绩效水平,确保能源目标和指标的实现。
当能源管理活动发生重大变化时,应更新能源绩效参数。能源绩效参数确定和更新的方法需予以记录,形成文件并定期评审。
1. 能源绩效参数的表示形式。能源绩效参数可由简单的量值、比率或更为复杂的模型表示。
(1)直接测量的能源绩效参数,包括重点用能设备和系统的参数等。如锅炉的主蒸汽压力及温度等;
(2)用比率表示的能源绩效参数,包括重点用能设备和系统的运行效率。如表示天然气蒸汽锅炉生产单位合格蒸汽耗气量,也可以是模型计算获得的参数。
2. 确定能源绩效参数的步骤为:
(1)确认本单位的能源绩效改进要求;
(2)利用能源评审结果,初步确定各重点用能区域、设备的能源绩效参数,并对这些能源绩效参数进行汇总;
(3)结合能源绩效的改进要求,确认能源绩效参数;
(4)根据用能系统的变化,对能源绩效参数进行更新。
能源绩效参数的设置包括管理层面和运行层面,管理层面的能源绩效参数通常与主要能源使用的控制有关;运行层面的能源绩效参数与设备设施运行控制等有关。
管理层面和控制层面制定能耗绩效参数示例分别见表3.3.2和3.3.3
表3.3.2 某大学在管理层面制定的能耗能源绩效参数示例
地点 |
绩效参数 |
基准值 |
目标值 |
备注 |
老校区 |
人均电耗 |
1300kWh/在校生数·年 |
1260kWh/在校生数·年 |
每1千万XX经费,单位综合电耗定额的修正系数为1.06,不足1千万XX经费,单位综合电耗定额不修正。 |
XX经费 |
2亿 |
2.2亿 |
||
新校区 |
人均电耗 |
1260kWh/在校生数·年 |
1200kWh/在校生数·年 |
|
XX经费 |
1亿 |
1.1亿 |
表3.3.3 某大学在供暖运行控制方面制定的针对锅炉的能源绩效参数
锅炉能源绩效参数 |
绩效参数 |
基准值 |
目标值 |
排烟温度 |
135°C |
≤130°C |
|
锅炉氧量 |
5.1% |
≤5.0% |
|
灰渣可燃物 |
10.2% |
≤10% |
能源目标和能源指标是公共机构依据能源方针制定的本单位需要实现的能源管理目标,覆盖本单位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过程或设施等层面,并以文件形式发布。能源指标是由能源目标产生的,是指为实现能源目标,需要规定的具体的、可量化的绩效要求,可适用于整个用能单位或其局部。
能源目标和能源指标是在符合能源方针的基础上制定的,是具体的、可测量的、可以实现的。建立和评审能源目标、能源指标时,公共机构需要考虑在能源评审中识别出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主要能源使用方式和种类以及改进能源绩效的机会。同时也要考虑财务、工作保障条件、可选择的技术以及相关方的意见。
能源目标反映公共机构整体能源利用水平,涵盖全部日常管理活动,如人均综合能耗具体要求、单位面积综合能耗具体要求等;在不同用能区域、系统、设施、设备等层次上可将能源目标分解为能源指标,如学校生均电耗、某体育馆夏季游泳池水耗等。具体示例见3.4.1和3.4.2
客观情况发生变化,特别是主要能源使用情况变更时,公共机构需更新或调整能源目标和指标,以适应变化的要求。能源评审过程中的数据分析和其他信息可用来确定、改进能源目标和指标。
公共机构需规定相应的统计计算方法、考核准则等,并制定实现能源目标和指标的时间进度要求。
表3.4.1 某高校能源目标示例
名称 |
目标名称 |
单位 |
年度控制目标 |
某高校 |
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率 |
%/年 |
1.5 |
人均能耗 |
%/年 |
1 |
表3.4.2某高校能源指标示例
指标名称 |
能源指标 |
人均耗电量 |
1700度电 |
天然气消耗量 |
11立方米/平方·年 |
供暖用热量 |
0.36GJ/平方·年 |
说明:高校根据规模及实验项目多少等影响因素能耗情况的差异性较大,本示例未界定具体分类,因此能源指标示例仅供参考。 |
能源管理实施方案是公共机构为实现能源目标和指标,针对主要能源使用情况,制定的切实可行的行动和对策。公共机构可根据自身特点,参考本单位系统内的最佳节能实践,制定能源管理实施方案。能源管理实施方案分为技术方案和管理方案,可以以一个或多个文件的形式发布。能源管理实施方案示例见表3.5.1。
能源管理实施方案的控制可纳入用能单位的项目管理流程。能源管理实施方案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方案、施工方案、技术方案和管理措施等,具体内容可包括:
1. 明确责任部门、人员及其职责;
2. 明确节能措施,预计节能效果,并确定验证方法;
3. 明确采用的技术方法、施工方法和实施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4. 确定需要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等;
5. 明确时间进度安排;
6. 明确按确定的验证方法进行验证。
用能单位要做好能源管理实施方案落实情况的记录,一般包括实施进度完成情况和节能效果实现情况等。当预计不能按照原计划完成时,要及时对方案进行调整,并评价方案的实施效果。
表3.5.1 某行政机关2013年制定的能源管理实施方案
方案 名称 |
优化中央 空调控制 |
方案 类型 |
管理类 |
制定部门/时间 |
后勤管理处/2013年3月 |
责任部门职责 |
后勤管理处作为责任部门负责方案的制定和组织实施,能源管理体系工作小组负责方案的评估论证,管理者代表负责方案的审核,最高管理者负责方案的批准。 |
||||
措施与方法 |
1.正常情况下首先开动一台离心机,再根据供回水的温度和温差来判断是否需要加开设备,一般是加开螺杆机。 2.由于螺杆机组在冷却水温度很低情况下不能正常启动,所以每次开机首先开启离心机。 3.每年开启空调的时间为5至8月份,过渡季节只需要开一台离心机, 4.夏季开启2台离心机或者1台离心机加1台螺杆机,开启2台离心机和1台螺杆机的时间非常少,年累计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5.有一台离心机基本上作为备用。 建议在离心机组启动一段时间后,根据冷却水温度和温差来判断是否需要开启螺杆机组。 |
||||
资源及工作需求 |
制定合理的机组开启操作规程,健全计量仪表,定期检定仪表,健全运行记录,定期统计分析数据 |
||||
预计节 能效果 |
略 |
||||
时间进 度安排 |
1.分析统计数据,形成5-8月夏季运行能耗基准,4月完成。 2.完善修订机组夏季运行规程,4月完成。 3.夏季按照新的运行规程运行机组并进行测试,5月至8月。 4.统计夏季运行能耗数据,与上年度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确认节能效果,9月完成, 5.根据实施效果,修订完善运行操作规程,9月完成。 |
||||
方案效 果验证 |
能源管理体系工作小组会同后勤管理处监督方案实施的进程及效果,组织机组运行测试,核算和确认节能效果,对机组运行操作规程进行审核。 |
||||
审核批准 |
略 |
公共机构需要根据能源管理体系实施的需要编制必要的能源管理体系文件,为运行能源管理体系提供依据和指导,保障能源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文件的形式可以是电子的或纸质的,可以以图表、照片等多种形式表述。能源管理体系所需的各层级文件的规划由管理者代表负责,并组织能源管理体系工作小组成员和相关部门协作编制完成。
能源管理体系文件包括以下方面:
1.本单位能源管理体系的范围和能耗核算边界。
2. 能源方针、能源目标、能源指标和能源管理实施方案。
3. 本单位能源管理制度、节能操作规程等。如中央空调运行控制规定、能源评审制度 、能耗统计制度等。
4.表格、记录等。记录包括能耗月度统计以及季报、年报和定期分析报告等。
5.外来文件。不是本单位制定的、与本单位能源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和要求,如国家或地方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文件,合理用能评估报告、主要耗能设备说明书等。
能源管理体系文件的数量和繁简取决于公共机构能源消耗的类型、规模和方式,能源利用过程的复杂程度等因素。
公共机构要对能源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批准、发放、标识、使用、更改、作废和重新评审等过程做出明确规定,对文件进行管理,保障能源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在进行能源评审、全面分析本单位能源利用现状和明确现有能源管理文件的基础上,确定需要新制定或需要修改完善的具体文件类别,明确文件章节设置、编写内容、编写人员、时间进度等要求。编写体系文件要求结合本单位规模、人员结构特点和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做到内容全面、表述清楚、层次分明、要求明确,关注文件的关联性。
公共机构主要在以下过程对能源管理体系文件进行管理:
1. 发布。确认文件的适用程度,确保达到沟通意图和统一行动的目的,进行发布。
2.评审与更新。当出现以下情况时,要对文件进行评审和更新:
(1)国家相关政策发生较大变化,有关法律法规或标准更新,公共机构的内部主要用能设备更新、工作区域及工作内容发生较大调整时;
(2)当出现重大能源事故等情况时;
(3)定期评审。为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公共机构可以定期对文件的适用情况进行评审。
3. 标识。为避免出现不同版本文件混淆使用情况,公共机构需要制定规则对文件进行标识。
4. 发放。确保文件发放至涉及到的所有工作人员层面,使相关人员清楚工作要求、工作流程和自身职责。
5. 使用。确保文件字迹清晰、内容完整、标识明确,易于工作人员识别和检索。
6. 废止处置。当文件停止使用,根据这些文件的重要性和留存价值,可以按照发放记录集中收回后销毁,或者存档供将来借鉴需要。已作废的留存文件要有明确标识,防止误用。
对于与运行能源管理体系有关的外来文件,公共机构要主动收集获取,并对识别的外来文件进行管理,在本单位进行发放、宣传或集中学习。
在进行能源管理的具体活动中,公共机构为了证实本单位建立和运行的能源管理体系符合要求,也为了证实能源绩效效果,需要做必要的记录,保证记录清楚、标识明确、具有可追溯性,并对这些记录进行有效管理。
记录能为能源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提供证据,以证实本单位能源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在有需要的时候实现可追溯性;同时记录中承载的大量信息和数据为分析现状、找寻持续改进的机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记录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件,在遵循文件控制要求的同时,还要满足以下要求:
1.建立记录管理制度,明确应对能源管理体系的相关活动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记录,所有记录均应字迹清晰、标识明确,易于识别和检索,并具有可追溯性。
2.按照相关文件规定,明确何时、何地、由谁做什么记录。
3.明确已经确认和保存的记录不可更改。
4.图像记录、影像记录、纸质记录、电子版记录等不同类型的记录因其特点的差异保存的方式也不同,明确规定不同形式、重要性不同的记录由哪个部门或哪个岗位保存、保存多长时间、保存在什么地方;明确保存过程中防止信息损坏、丢失的注意事项,借阅复印时的规定,销毁时的要求等。
能源管理体系的记录可以包括以下方面:
(1)法律法规、国家政策、相关标准及其他要求的识别和合格性评价记录;
(2)主要能源使用的识别和评价记录;
(3)能源绩效参数、能源基准的建立、评审、更新记录;
(4)能源绩效参数监控记录;
(5)能源管理方案以及实施过程、实施结果的评价和变更记录;
(6)能源消耗及能源指标相关报表;
(7)证实能源目标和能源指标实现的记录;
(8)服务过程设计的相关记录;
(9)能源采购、检验和存储的记录;
(10)设备设施计量与监测装置的相关记录;
(11)设备设施的采购、维护、更新记录,重点设备设施操作人员资质鉴定的相关记录;
(12)人员专业能力需求及评价记录;
(13)与提高人员能力、节能意识和综合素质等相关的培训及其培训效果的记录;
(14)内部信息交流和外部信息交流的相关记录;
(15)文件控制和记录控制记录;
(16)能源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演练的记录;
(17)不符合、纠正、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的记录;
(18)能源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记录。
除上述记录外,公共机构还可以提供上级开展评价考核或委托独立第三方评价等形成的相关记录,这些记录可以包括:
(1)综合能耗与节能量的分析报告;
(2)节能新技术应用效果记录;
(3)节能项目实施结果记录;
(4)能源绩效评价结果记录;
(5)能源评估与审查报告;
(6)能源审计和节能监测报告;
(7)其他记录。
示例见4.3.1
表4.3.1 xx大学能源管理体系记录管理制度
xx大学按照能源管理体系的要求,其后勤集团对自身的用能情况和用能设施定期开展检查和测量活动,并以电子记录和纸质记录两种方式记录检查和测量的过程与结果并存档,记录的内容主要包括: 1. 月度的电耗、水耗记录(与财务记录相对应); 2. 用水设施点巡检记录; 3. 用电设施点巡检记录; 4. 用电设施保养与维护记录; 5. 用水设施保养维护记录; 6. 用电与用水设施分布与配置的更新记录。 纸质记录存放在专门的资料保管室中,3年内的所有记录不得处理,超过3年的纸质记录按规定定期统一集中进行保密性销毁。 后勤集团建有能源记录管理电子系统,该系统是能源管理电子系统中的一个功能模块,能够实现所有电子记录的归档与检索,并能按指定要求生成分析报表(如照明系统月度耗电的计算与对比)。 |
为实现能源目标和能源指标,公共机构需从设备管理、节能运行和行为节能等方面,管理与主要能源使用相关的运行和维护活动,使之与能源方针和能源管理方案一致。
1. 建立和设置主要能源使用有效运行和维护的准则。建立和设置准则时,要确保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准则需要明确的主要内容可包括:确定主要用能设施设备的能效限定值,并定期进行检测;建立用能设施设备检查维护制度,确保正常运行;明确主要用能设备节能操作规程;明确用能系统、各过程和环节的信息传递、协调调度的方式和程序,包括发生用能事故时的应急预案等。
2. 将准则有效传达给工作人员。重点用能设施设备的操作岗位要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设置能源管理岗位,实行能源管理岗位责任制。
3. 根据准则运行和维护设施设备、用能系统及其过程。
4. 按照运行管理的效果,定期评价和完善运行管理准则。
运行管理对象主要包括:重点用能设备、设施的配置和管理,日常运行过程的管理等。其中,重点用能系统包括:供暖空调通风系统、照明系统、给排水系统、供配电系统、自控系统等。
各重点用能系统运行管理的主要方面为:
1. 供暖空调通风系统
(1)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空调室内温度控制的规定,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改进空调运行管理。减少空调待机能耗,根据环境温度情况确定启用和停用时间。过渡季节合理采用全新风运行,减少制冷机组运行时间;
(2)根据建筑负荷特点有效采取部分负荷调控措施,有条件时对空调的水系统和风系统采用变流量控制,合理采用大温差小流量运行;
(3)积极采用热回收措施,降低新风处理的能耗;
(4)冷却塔安装位置保持良好的的通风和散热环境;
(5)按照《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GB19210)的要求,为确保换热效率、保障空气质量,定期对空调设备实施清洗维护;
(6)供暖系统根据室外气温情况,可按需供暖。同时根据建筑使用特点实行可分时段供暖、夜间低温运行;
(7)锅炉房、空调机房的风机、水泵应积极采用自动控制变频调速等技术,使设备处于经济运行状态,通过智能控制做到实时调整设备的运行状态,改善三相电流不平衡、部分负载功率因数偏低等现象;
(8)对建筑物的集中冷热源、流体输配系统等运行状态进行监控与计量,其用能效率不宜低于《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JGJ 176)规定的限值;
(9)改善管网输配性能。做好管网系统水力平衡调试,通过调节消除热网水力平衡,避免出现不经济运行状况;
(10)加强管网系统的调节能力,有条件的可采用平衡阀及平衡阀智能仪表取代调节性能差的闸阀或截止阀,建筑的热力入口处可配置热量调节和计量装置,改善系统调节能力。
2. 照明系统
(1)办公建筑充分利用自然采光,使用高效节能照明灯具。
(2)优化照明系统设计,改进电路控制方式,推广应用分区控制或者智能调控装置。
(3)严格控制建筑物外部泛光照明。
3. 给排水系统
(1)开展水平衡测试工作。
(2)充分利用市政管网压力,积极采用无负压供水方式。
(3)洗手间可采用感应式洁具、水龙头。具备条件时,充分利用就近市政中水系统或自建中水处理站;
(4)应积极采用废水回收装置;
(5)生活热水热源积极采用余热、冷凝热或太阳能等热源,减少电热水器及锅炉使用;
(6)绿化浇灌宜采用喷灌、微灌、滴灌等高效方式,合理安排绿化灌溉次数及用水量;
(7)根据当地的水资源情况和经济发展水平,可开展雨水利用工程,铺设透水地面等,将雨水资源合理利用。
4. 供配电系统
(1)对建筑按照用能系统进行分类、分项计量;对既有建筑结合节能改造计划,逐步做到电力分区、分项计量;
(2)更新改造老化线路、变电器、电动机等设备设施,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和安全系数,降低线损率及其他运行损耗;
(3)在确保重要负荷安全用电的前提下,调整供电模式,季节性负荷变压器在过渡季节时可考虑合理运行方式,减少变压器的空载损耗,保证变压器周围的通风散热;
(4)监测负荷三相电压平衡情况,如出现严重不平衡,要对末梢配电系统进行相序平衡调整。
5. 楼宇自控系统
(1)中央监控管理系统需具备监控功能、显示功能、操作功能、控制功能、数据处理功能、通讯功能、协议开放功能和安全保障功能;
(2)现场监控系统要发挥对建筑用能设备的自动控制功能,根据自动采集的参数及反馈信号实现设备、系统自动调节,以降低能耗为目标完善控制程序;
(3)针对不同设备的使用特点,实施最佳启停控制;
(4)在不影响设备安全运行和室内环境质量前提下,优化设备或系统运行控制方式,采用先进控制算法,实现节能控制;
(5)采用先进系统集成技术,发挥各系统间的联动作用,实施设备运行参数远程自动采集,在线设备故障自动诊断和控制方式优化等功能。
6. 围护结构
(1)对建筑围护结构进行必要的节能改造,满足现行国家标准,降低供暖、通风空调区域的散热(冷)损失。
(2)对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要根据建筑自身特点,确定采用的构造形式以及相应的改造技术。对原有外立面的建筑造型、凸窗宜采用相应的保温改造技术措施。
7. 其他用电设备及系统
(1)对数据中心机房、食堂、开水间、锅炉房等区域的用能情况实行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能耗;
(2)加强办公用电管理,建立用电巡查制度,减少计算机、复印机等用电设备的待机能耗,及时关闭用电设备;
(3)配备节水型电开水器、节能燃气灶具等;
公共机构选择物业服务企业、设备设施提供方、设备设施维护外包方等外部合作方时,要充分考虑其节能管理能力,并就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方面与上述合作方进行必要的沟通,并在合同或相关协议中做出规定,明确节能管理的目标和要求。
此外,针对可能出现的能源意外事故,公共机构还需制定相应的预案。
运行控制示例见表5.1.1、表5.1.2和表5.1.3
表5.1.1 公共机构能源管理体系设备运行管理示例
一、设备管理要求 1、后勤设备主管部门要编制各类计划,包括各类主要用能设备大、中、小检修计划,备品、备件及材料的外购计划、设备的改造或更新计划、操作人员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培训计划及实施方法。 2、制定科学系统的管理制度。如制定节能管理制度、能源管理办法、水电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建立各项检查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定期检查维护保养制度、交接班制度等,确保不出现跑冒滴漏的情况,保证水、电、油、气的用能设备以及锅炉等正常运转。 3、建立完整的用能设备卡片和技术档案,方便查询。 4、针对实际状况,制定合理水、电、油、气等消耗定额。 二、设备使用管理内容 设备运转期间,对主要用能设备做好记录并保存,由值班人员结合抄表时间要求进行巡视检查;巡查设备是否有不正常的震动、噪音、过热、结露、泄漏等情况发生,过滤材料是否需要清洗或更换,各种阀门是否动作灵活,保温层是否有损坏,风机皮带松紧是否合适,仪器仪表是否正常读数等。 |
表5.1.2 公共机构体育场馆能源管理体系整体运行管理示例
一、整体运行管理 1、建立能耗监测制度,对能耗状况进行实时监测,推行能耗分类、分项计量,并按照国家和所在地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对能源消费计量与监测体系进行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 2、实行供热计量,逐步实现按热量收费。 3、对重点用能设备的用能效率进行监测,其用能效率不宜低于《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所规定的限值。 二、暖通空调系统 1、场馆内中央空调或分体空调每年夏季启用和停用的日期,根据气候温度和市政府相关通知确定,各体育馆辅助用房空调启用和停用的日期参照执行,空调制冷温度设置不低于26℃。 2、采用锅炉房供暖、供热水,锅炉运行效率不低于《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JGJ176)所规定的限值。热水供暖系统宜采用集中控制、气候补偿、分时分区控制、水力平衡调节和室内温控技术。锅炉房加装燃料计量装置。 3、根据场馆建筑负荷特点有效采取部分负荷调控措施,有条件时空调水输送系统、风系统采用变流量控制,合理采用大温差小流量运行。 4、积极采用热回收措施,节约新风处理能耗。 5、过渡季节合理采用全新风运行,减少制冷机开启时间。 6、冷却塔安装位置保证通风良好,周围无遮挡,保持良好的散热能源。多台冷却塔并联运行时,充分利用冷却塔换热面积,使冷却塔出水温度接近室外湿球温度。冷却塔风机采用变频运行时,采用冷却塔联合变频技术。 7、根据《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GB19210)定期实施空调设备风管的清洗维护,确保换热效率,保障空气品质。 8、对建筑物的集中冷热源、流体输配系统等运行状态进行监控与计量,其用能效率不宜低于《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JGJ176)所规定的限值。 9、供暖锅炉房、空调机房的风机、水泵采用自动控制变频调速等技术,使设备处于经济高效运行状态,通过智能控制做到实时调整设备的运行状态,改善三相电流不平衡、部分负载功率因数偏低等现象。 10、加强供暖锅炉计算机自动化控制与辅机变频技术,提高燃烧效率,增加热量回收。 11、巡视检查供热管道保温状况,杜绝供热系统存在的跑冒滴漏现象。 12、改善管网输配性能。做好管网系统水力平衡调试,通过调节消除热网水力失调,避免“大流量、小温差”不经济运行状况。 13、加强管网系统的调节能力,有条件的可采用平衡阀及平衡阀智能仪表取代调节性能差的闸阀或截止阀,建筑的热力入口处加装热量调节和计量装置,改善系统调节能力。 14、根据不同建筑、不同使用特点实行分时段供暖、夜间低温运行。 15、供热系统根据室外气象条件变化进行调节,实现按需供暖。 16、根据场馆使用期间使用空调,提前半小时关机。 17、采取有效措施监控场馆空调设备的开停,避免空开现象。 18、根据场馆使用特点,制定相应的空调节能运行策略。 三、…… |
5.1.3 公共机构能源管理体系行为节能管理示例
机关办公人员用能准则 1、空调系统新风机组运行期间,室内不要开启外窗。空调系统运行停止时段,可开启外窗通风换气。 2、夏季空调温度不低于26℃,冬季温度不高于20℃; 3、天气晴朗时,行政办公室、会议室内采用自然光照明; 4、行政办公室、会议室内空调不使用时,及时关闭电源,并拔下插头; 5、打印机、复印机的墨水、墨粉用完后,要重新灌装,再次使用。 6、办公区域可集中配备消毒柜,逐步淘汰一次性纸杯的使用。 7、减少电脑主机、显示器、打印机、饮水机、复印机、碎纸机等办公设备待机能耗,长时间不使用时关闭电源。 8、三层及以下上下楼不乘坐电梯。 9、会议开会用单面纸张回收再利用。 10、使用卫生间时注意节约用水,减少卫生间擦手用纸。 11、在执行车辆限行规定的前提下,每月再少开一天车。 12、大力推行电子政务,加强内部信息化建设,推行无纸化办公,合理控制会议数量和规模,完善电视电话会议等系统,淘汰耗材量大的传真机、打印机等,推广使用节能环保型办公材料和再生材料,降低能耗。 13、尽可能使用钢笔书写,减少一次性签字笔的使用量。 |
公共机构实施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时,对重点用能的设施设备和环节要充分考虑能源绩效改进的机会和运行控制的需要,从源头上降低能耗、提高能效。实施项目前,进行必要的节能效果预估,确定节能效果验证方式,明确项目的节能目标、指标,并在节能改造后对节能效果按既定方式进行验证。在确定节能改造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改造施工过程中对未改造区域用能的影响。
新、改、扩建项目的设计要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和《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JGJ 176)的要求。同时加强涉及节能管理的设计和建设的全过程监督工作。优先使用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倡导使用太阳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全面确保新建、改扩建项目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使用阶段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水平。
公共机构在项目的设计过程中要进行合理的用能评估。内容主要包括: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产业政策、节能标准等要求;用能总量及用能种类是否合理;是否严格执行国家明令淘汰的设备、产品目录;是否采用先进适用的节能技术;能耗指标及能效水平是否达到国内外能耗先进水平;采用的节能技术措施和预期达到的节能效果分析;经济效益分析等。
用能评估结果可以作为公共机构确定相关项目节能设计要求的参考依据。
节能项目设计管理示例见表5.2.1
表5.2.1 XX部节能示范楼示例
XX部节能示范楼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节能楼采用了“十字型”的平面和外形设计,楼顶对角突出,通风效果好。计算机模拟结果显示,在充分利用自然光照以及春秋季节采用自然通风的条件下,这种设计比其他任何一种外形设计至少节约能源5%。在围护结构设计上,节能楼充分满足保温节能和采光的要求。一是外墙采用两侧空心砖中间加聚氨脂发泡的舒布洛克复合外墙,实现了围护结构的有效节能。2005年春节期间,全楼在无人使用的情况下曾停止供暖7天,室外温度为-10℃至7℃,各楼道和有窗的办公室降温只有2℃至3℃。二是节能楼采用铝合金反光板,做到遮阳反光,达到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明的目的。三是亚光型的浅色外墙,以乳白色为主,兼以浅灰色的铝合金线条,既反射了阳光,减少了外墙的吸热,又避免了对周边能源的光污染。 …… |
公共机构需严格管理控制能源采购过程,实现高效的能源使用。能源采购过程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管理控制:
制定能源采购规范,根据采购的具体内容明确采购要求,明确采购合同,包括价格、付费方式等;
制定采购能源的计量检验管理办法,对负责能源计量和检验的人员、仪器设备、计量验证方法、记录等进行有效管理;
制定采购能源贮存、分配的管理办法;
对所采购能源的品质和数量进行验证并保持记录。如利用互联网技术,建设集能耗分项计量、自动采集、实时监控和能效评估为一体的能耗监控平台,实时监控分析能源的品质。
公共机构要积极应用节能效果显著的节能技术和产品,提高节能产品和设备在本单位终端用能中的比重。公共机构在购买用能设备、设施、节能产品或选择节能服务时,要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按照国家有关强制采购或优先采购的规定,采购列入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中的产品、设备和服务。不得采购国家、地方政府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和服务。
在采购能源产品、设备、服务时,还应该考虑:
1. 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其他要求;
2. 与整个用能系统的匹配程度;
3. 采购产品和设备的能效水平、运行稳定性;
4. 用能设备操作人员的能力水平;
5. 供应商自身的资质、信誉、技术实力、经验等。
公共机构需定期评价能源、技术、产品、服务等采购的有效性和对能源绩效的影响,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公共机构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适时开展岗位培训和节能宣传教育,增强与主要能源使用相关人员的节能意识与技术能力,提高能源管理水平。与主要能源使用相关的人员包括能源管理人员和设备操作人员等。
公共机构根据能源管理活动的特点和各岗位的要求、职责、权限和作用,确定与主要能源使用相关人员所需具备的能力要求,这些要求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形成文件的,如:《岗位能力要求说明书》、《任职条件》等。
相关人员需要具备以下能力要求:
1. 能源管理人员应熟知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具备必要的能源管理知识;
2. 与主要能源使用相关的人员应具备工作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并能将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
3. 操作人员应掌握相应耗能设备节能操作技能。
除培训外,各单位还可以采取如招聘、任免、调岗、轮岗等其他措施来解决人员能力不足的情况。
公共机构可以对重点用能系统和设备的工作人员、办公人员、服务人员等开展不同形式的培训,提高整体节能意识、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
公共机构还可以结合实际需要,在单位内部开展各种形式的节能意识宣传活动,如:利用宣传栏、本单位网站普及节能知识、法规和政策;开展知识讲座、知识竞赛、节能征文、节电节水倡议等活动;开展节能产品体验,本单位节能成效展览等活动。
1、培训要求
(1)识别培训需求。不同职能、层级和岗位的人员,培训需求不同。对重点用能系统和设备的工作人员,可重点进行专业技术知识的培训,包括:岗位资格证书培训;针对曾经发现过的问题开展讨论,分析经验和教训;分享最佳实践的成果,学习节能新技术,尝试改进用能设备操作方法的可行性;能源计量方法及其重要性培训;领会与能源管理体系有关的标准、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政策要求等内容。
(2)制定培训计划。综合考虑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的计划,外部培训是指由节能主管部门等其他部门组织的培训。
(3)实施培训。按计划开展培训,要有相关的记录。
(4)保存教育、培训的相关记录。
2、评价培训效果。综合评价培训后人员能力提升的效果,并做好必要的记录,作为下一阶段开展培训、宣传等工作规划的前提。培训效果的评价方式由公共机构自己确定,一般采取能力考核、获取证书和业绩评定等方式。
3、评价内容
(1)决策层应了解能源管理手册、与职责相关的程序文件要求、管理职责等。
(2)管理层应掌握能源管理手册,全面了解相关的程序文件的内容等。
(3)执行层应掌握岗位知识、技能,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作业指导书要求、应急准备和响应要求等
(4)内审员应掌握能源管理体系标准和本单位体系文件,能源管理和能源利用的相关知识等。
公共机构应确保通过培训、宣传、实行能源管理岗位责任制并进行考核激励等,使相关人员提高对能源管理体系的理解和认识,清楚个人及岗位在能源管理体系中的作用、职责和权限,提高节能意识和从事节能工作的主观能动性。
为能够反映能源利用和管理过程中各类信息的全面性、正确性、可靠性、及时性,以及信息处理的有效性,以期达到最佳的节能效果,公共机构在实施能源管理体系过程中,需要建立能源管理信息沟通机制,包括内部信息沟通和外部信息交流。
公共机构根据本单位自身规模、特点,建立与能源消耗、能源绩效以及能源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内部沟通机制,确定交流的对象、内容、方式、频次等。
内部信息沟通的具体内容包括:
1、能源方针;
2、适用的法律法规等要求及其更新、执行的情况;
3、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识别、评价结果;
4、能源绩效参数;
5、能源目标指标、能源管理方案的实施情况及效果;
6、能源管理技术或管理经验;
7、对能源绩效的关键特性进行定期检查、测量和分析的结果;
8、能源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结果;
9、不符合及纠正预防措施实施效果;
10、其他信息。
内部信息沟通的方式主要有:会议、公告栏、论坛、简报、意见箱、网络等。内部信息沟通要实现有效的双向沟通,要充分鼓励本单位工作人员、外包物业服务人员及提供设备设施维护服务的外部人员等,对能源绩效的改进提出有益的意见和建议。
外部交流是公共机构与外部相关方进行的信息交流,通过交流推进公共机构改进能源绩效。外部信息交流分为主动交流和被动交流。主动交流包括:公共机构通过参加会议的方式与外部相关方进行信息交流;通过电子邮件、电话等方式向各级节能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其他公共机构等寻求能源管理的信息;主动收集节能新技术、最佳能源管理实践等。被动交流包括:接受并及时处理节能相关监督检查部门反馈的信息;按照要求定期报送能耗状况等。
公共机构在确定开展外部信息交流前,需要对交流的内容、方式等做出规定。如需外部交流,可编制外部交流计划。
外部信息交流的方式包括发布会、论坛、非正式的讨论、网站、电子邮箱、通讯简报、年度报告等,还可以通过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进行的社会宣传。如:某单位为了展示对节约能源的贡献,对外界定期公布本单位能源绩效等。
外部信息交流内容包括:
1、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2、能源方针、目标和指标;
3、管理方法和节能技术;
4、能源采购;
5、外部机构对公共机构能源利用效率情况的反馈,如接受有关部门对本单位建设项目进行节能评估和审查、接受上级政府或管理部门组织的节能考核等;
6、定期报送本单位能源状况等;
7、其他信息。
在能源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公共机构通过监测和分析重要能耗数据,可以判断本单位能源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实施效果,并及时发现问题,为持续改进提供相关记录和参考数据,实现全过程管理控制。
公共机构应如实记录原始数据,建立统计平台,使能耗监测数据准确有效,确保其能体现本单位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的真实水平,便于开展下一步改进规划。当主要用能设备和区域发生变化时,要对监测范围进行相应调整。
公共机构实行能源消费计量制度,用能系统实现能源消费分类、分项计量,以实现对能耗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
监测的主要内容可包括:
1. 本单位当前能源消耗种类、来源等。
2. 已经确定的能源绩效参数,例如人均能耗、人均水耗、单位建筑面积能耗、重点用能设备设施的运行参数、能源消耗情况等,如表6.1.1示例,某商场根据冷负荷需求变化,对中央空调采取变水温调节措施后数据分析。
3. 与主要能源使用相关的变量,如人员意识或技术素养、环境温度、行为活动影响等。
4. 能源管理实施方案在实现能源目标、指标方面的有效性。
5. 根据确定的评价准则,分析节能效果,与预期目标进行对比,评价能源绩效,并确定能源绩效如何通过行动得到改进等。
表6.1.1 XX商场中央空调系统变水温调节改造前后对照表示例
日期 |
冷水温度设定值(℃) |
平均耗电功率(kW) |
运行小时数(h) |
耗电量(kWh) |
节电率 |
2010.6.1 |
7 |
162 |
9.5 |
1539 |
13.6% |
2010.6.8 |
9 |
140 |
9.5 |
1330 |
注:6月1日和6月8日天气相当,室内人流量相当,空调负荷相当。
公共机构需持续开展与能耗有关参数的监测与分析。具体步骤如下:
1.明确监测和评价的对象、范围和内容。公共机构根据监测设备、计量器具的配置情况,可自行或委托专业人员确定本单位范围内的能源使用类型(如电力、燃煤、燃油等能源)、各类能源消耗设备设施的范围、以及该范围内应监测的内容。
2.制定相关的监测计划并加以实施。在明确监测和评价的对象、范围和内容后,依据本单位的规模、用能复杂程度、财政能力等情况以及对能源管理的目标要求,制定监测计划。
3.监测方式和频次。监测的方式由公共机构自行决定,要充分利用计量器具。监测的方式包括目测、实测、检查、巡视、记录关键参数等。公共机构还需确定适当的监测频次。
4. 监测工作的开展。监测和分析工作的职责可具体细化到不同部门、同一部门的不同岗位,制定实施监测和评价的控制程序,确保监测设备提供的数据准确、可重现。按照规定定期检定或校准监测设备,并保存记录 。
5. 开展分析。公共机构需依据监测结果,分析能源管理体系各过程的运行状态,找出改进的方向,完善控制措施,确保预期目标的实现。对能源绩效中的重大偏差要予以重点研究,采取应对措施,并保持相关记录。分析包括:符合性评价、合规性评价、能源绩效评价、评估能源目标和指标的实现程度等。
表6.1.2 XX单位办公楼供暖系统改造前后对照表示例
改造前大楼用暖相关信息记录表 |
||||||||
年度 |
月份 |
日期 |
供暖 面积 |
室内平 均温度 |
蒸汽耗量(t) |
冷凝水 回收率 |
房间舒适性 |
供暖 噪声 |
2011 |
1 |
5 |
3200 |
23 |
2.55 |
排空 |
冷热不均 |
较大 |
6 |
3200 |
27 |
2.53 |
排空 |
同上 |
较大 |
||
7 |
3200 |
24 |
2.49 |
排空 |
同上 |
较大 |
||
改造后大楼用暖相关信息记录表 |
||||||||
年度 |
月份 |
日期 |
供暖 面积 |
室内平 均温度 |
蒸汽耗量(t) |
冷凝水 回收率 |
房间舒适性 |
供暖 噪声 |
2012 |
1 |
5 |
3200 |
25 |
2.55 |
100% |
温度恒定 |
较小 |
6 |
3200 |
25 |
2.53 |
100% |
同上 |
较小 |
||
7 |
3200 |
25 |
2.49 |
100% |
同上 |
较小 |
公共机构开展合规性评价,评估本单位遵守相关的节能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的情况,并充分利用合规性评价的信息和结果,适时调整目标、指标和运行控制要求,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在评价过程中,公共机构根据自身用能规模、类型和复杂程度,采用适当的评价方法和频次,并注意保存合规性评价结果的相关记录。
合规性评价可针对多项或单项法律法规、政策、标准或其他要求进行。在实施合规性评价时,遵循国家法律、专项法规、政策和标准等的先后顺序。示例见表6.2.1
表6.2.1 合规性评价涉及的法律法规、政策列表
优先顺序 |
类别 |
名称 |
1级 |
国家法律 |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 |
||
...... ...... ...... ...... |
||
2级 |
国务院法规 |
《公共机构节能条例》 |
3级 |
地方性法规 |
例如:《天津市公共机构节能办法》...... |
注:1级为最高级,应优先满足等级高的法律、法规、条例。
1、合规性评价方法。一般包括:设备设施能效评估,文件和记录审查,能耗数据统计分析,现场检查等;
2、评价频次。评价频次取决于以往的合规性情况、所涉及具体法律法规要求等因素。公共机构宜在内部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确保定期评价工作得以实施。合规性评价可与其他评价活动相结合,如内部审核、管理评审、能源审计等。
3、第三方评价。为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与公正性,在自评的基础上,公共机构可通过委托具备资质的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评价工作。
内部审核(简称内审)是指公共机构定期对本单位能源管理体系运行状况进行全方位评价的过程。内审的主要目的是衡量本单位建立的能源管理体系符合标准要求的程度,检查各部门各岗位职责范围内的能源管理各项要求落实效果情况,确保体系得到了有效的实施与保持,并持续改进了能源绩效。内审与监测的区别如表6.3.1所示。
表6.3.1内审和监测的区别
内 容 |
内 审 |
监 测 |
范 围 |
对能源管理体系全面检查,包括管理和利用过程、体系文件的执行、资源配置、职责履行和改进情况等 |
能源利用的具体过程和环节 |
目 的 |
评价能源管理体系实施运行的符合性、有效性,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改进机会 |
对能源利用过程进行有效监控,确保运行状态符合要求 |
执行者 |
内部审核人员或外部专家 |
负责能源利用控制过程的人员,如主要用能设备操作人员及管理人员 |
时间、频次 |
规定的时间间隔,可采用集中式或滚动式 |
与能源利用过程同步,即时、连续、日常 |
方 法 |
通过交谈、查记录、看现场的方式,评价能源管理体系整体运行状况 |
通过查运行记录、看现场或验证的方式,评价对能源利用过程的控制情况 |
形成 记录 |
检查表、内审报告、不符合报告、纠正措施记录等 |
运行检查记录等 |
公共机构需建立审核组,制定详细的内审方案,明确规定内审的具体流程要求,内审结果需要向最高管理者汇报。内审一年至少实施一次,两次内审间隔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
内审由审核组实施完成,审核组是由管理者代表任命的内审组长和内审员组成。内审员可以是单位内部具有内审资格的人员,也可以由公共机构聘请外部具有相应资格的人员。
内审员需要具备内审资格。公共机构能源管理体系内审员需要接受《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GB/T 23331)的合格培训,并掌握基本的内审技巧,具备内部审核所需的全部知识。
内审员除须遵循的道德行为、公平公正和专业素养外,还必须独立于受审核的活动,不能承担和自己利益相关的部门或区域的审核,也不能审核自己的工作,保证审核发现和结论建立在审核证据的基础上,保证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内审前要确定审核的目的、依据准则和范围,在审核组长的带领下,内审组成员按规定的程序和审核方法实施审核,通过座谈、查记录、看现场、验证等方式获取体系运行的有效证据。内审的主要流程包括:前期策划准备(制定内审计划、内审方案和内审检查表)——实施现场审核——向主管领导汇报内审结果——编制内审报告——后续纠正措施。
(一)前期策划准备
1. 编制内审方案和计划
公共机构结合预定的能源管理体系安排,根据本单位重点用能过程和区域的运行现状、重点耗能设备的分布情况及能源使用的重要性、以往的审核结果等情况,制定内审方案和计划。方案需确定审核的时间和频次,审核的目的、范围与程度,审核的职责与所需的资源,审核的重点和特定要求,审核的程序,现场审核的实施流程等。
内审方案要确保内审覆盖了本单位与能源管理体系有关的所有区域和部门,覆盖了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所有要求。从内容上说,审核的范围可以包括:
(1)能源管理体系的组织机构是否与所进行的管理活动相适应;
(2)能源管理体系各项要求实施运行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3)有关规章制度、运行控制要求、能源管理实施方案等的执行情况;
(4)记录是否完整、规范、清晰等。
内审计划示例见表6.3.2。
表6.3.2XXXXX(受审核单位名称)能源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计划
审核目的 |
|
|||||
审核依据 |
|
|||||
审核范围 |
|
|||||
内审组长 |
|
内审组成员 |
|
|||
内审时间 |
|
|||||
内 审 安 排 |
||||||
日期 |
时间 |
受审核部门/区域 |
审核主要内容/标准条款 |
审核员 |
||
|
|
|
|
|
||
|
|
|
|
|
||
|
|
|
|
|
||
2. 编制内审检查表
内审员要根据审核计划的分工,准备相应的《能源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表6.3.3)。检查表主要是解决查什么和如何查的问题,是内审员对各自分工审核的内容进行的审核规划。检查表具有以下作用:
(1)明确审核重点,按照内审计划要求,确保审核的内容没有遗漏;
(2)使内审员明确审核目标,保证审核按计划进度进行,保持审核过程思路清晰,避免偏离审核方向;
(3)减少或避免审核的偏见,保持审核的节奏和连续性;
(4)审核记录可实现追溯;
(5)保证审核不流于形式,所提问题有的放矢,体现审核的正规性和专业性。
表6.3.3 能源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仅供参考)
标准条款及标题 |
审核内容 |
审核方式 |
审核记录 |
4.1 总要求 |
1)能源管理体系文件是否完善?是否持续有效运行? 2)是否界定了能源管理体系的范围和边界,并在文件中明确? 3)是否策划持续改进能源绩效和能源管理体系? |
审核文件及现场、做出总体评价 |
|
4.2.1 最高管理者 |
1)主管领导是如何在公共机构内部贯彻实施能源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 2)如何确立能源方针?在日常管理和重大决策中如何围绕能源方针和目标开展工作的? 3)公共机构是否提供了满足能源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相关资源? 4)如何实现能源绩效目标?并在长期规划中考虑能源绩效的问题? 5)如何确保传达能源管理的重要性? 6)本年度的能源管理评审如何安排?上年度的能源管理评审措施落实情况如何? |
与主管节能工作的领导交流,查相关记录 |
|
4.2.2 管理者代表 |
1)是否及时向主管领导报告能源绩效和能源管理体系绩效?如何报告? 2)如何履行能源管理职责?落实能源方针? 3)如何在公共机构内部传达能源管理的相关职责和权限? 4)如何提高干部职工对能源方针、能源目标的认识? 5)各部门的能源职责履行情况如何? |
与管理者代表交流,查看记录 |
|
4.4.2 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 |
1)与能源有关的本单位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是否识别充分? 2)建立了什么渠道来获取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 3)在管理体系运行中是如何确保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的? |
与法律法规主管部门交流、查记录 |
|
4.4.3 能源评审 |
1)能源评审是否形成文件?评审结果是否记录? 2)公共机构消耗哪些能源?分别来源于哪里? 3)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能源使用情况和能源消耗水平如何?是否有评价? 4)对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有重要影响的设施、设备、系统、过程以及相关人员有哪些? 5)影响主要能源使用的变量有哪些?与主要能源使用相关的设施、设备、系统、过程的能源绩效如何? 7)是否存在改进能源绩效的机会?分别有哪些? 8)能源评审是否定期进行?何时需要重新进行能源评审? |
与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交流、查记录、看现场 |
|
4.4.4 能源基准 |
1)公共机构的能源基准如何?基准确定的依据是什么? 2)基准是否进行了调整?如何调整? |
与该项主管部门交流、查记录 |
|
4.4.5 能源绩效参数 |
1)公共机构的能源绩效参数如何?绩效参数确定的依据是什么? 2)能源绩效参数是否进行了重新评审?如何评审? |
与该项主管部门交流、查记录看现场 |
|
4.4.6 能源目标、能源指标与能源管理实施方案 |
1)公共机构的能源目标是什么?本年度的能源目标是什么?去年目标是否实现? 2)本部门的能源目标是什么?去年是否实现本部门目标? 3)目标确定是否合理? 4)有几项能源管理方案? 5)管理方案的内容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6)管理方案是否得到实施?实施效果如何? 7)是否对管理方案进行了评价? |
与该项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交流、查记录、看现场 |
|
4.5.2 能力、培训和意识 |
1)是否充分识别了与能源消耗和提高能源效率有关的岗位? 2)是否确定了能源管理岗位人员的能力要求?要求确定是否充分合理地考虑了教育、培训、经验和技能要求? 3)培训需求是如何确定的?是否有针对性?培训计划是否得到实施?培训效果如何? 4)各相关岗位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节能意识? |
与该项主管部门交流、查记录、看现场 |
|
4.5.3 信息交流 |
1)需要交流的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有哪些? 2)内部信息是如何交流的? 3)是否决定进行外部信息交流?是否形成文件? 4)如何接收、回应外部信息?是否形成文件? |
能源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交流、查记录、看现场 |
|
4.5.4文件 |
1)组织的能源管理体系文件有哪些? 2)能源管理体系文件是否得到审批?有无评审?是否发生了修改?修改文件发布前是否重新得到批准? 3)文件的标识情况? 4)文件发放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5)外来文件是如何控制的? 6)作废文件是如何管理的? |
与文件主管部门和各部门进行交流,在各部门结合具体过程的审核,同时对文件进行审核 |
|
4.5.5 运行控制 |
1)是否识别了与优先控制的能源因素有关的运行过程? 2)是否编制了必须的控制程序?文件是否得到实施? 3)运行控制程序是否规定了运行准则和能源绩效评价的方法? 4)有无分包等相关方?如何对相关方放加节能影响? 5)有哪些可能的异常和紧急情况? 6)是否制定了相应应急预案?预案是否符合要求? |
结合各过程对用能现场进行审核,对主管部门进行审核 |
|
4.5.7 能源服务、产品、设备和能源采购 |
1)与能源消耗和能源利用效率有关的设备采购是如何控制的? 2)在设备使用时是否对其进行了定期监控并采取适当措施确保其经济运行? 3)是否按设备手册和运行需要对设备进行了必要的维护保养? 4)有哪些能源供方?是否进行了合格供方评价? 5)是否在合格供方采购能源? 6)能源采购合同是否明确规定了的质量、计量、贮存要求? 7)是如何对能源进行计量和验证的? |
结合资源管理对设备管理部门、采购部门、仓储部门、用能部门进行审核 |
|
4.6.1 检查、测量与分析 |
1)是否对目标指标完成情况、管理方案的日常运行情况、能源绩效、对能源消耗和能源利用效率有重大影响的过程的关键特性进行检查和测量? 2)是否对能源计量器具、仪表进行了必要的检定?有无相应记录和标识? 3)是否保存了检查、测量和分析记录? |
对能源管理部门、计量部门或体系运行控制部门进行审核,现场进行必要的计量、核算 |
|
4.6.2 合规性评价 |
1)是否定期进行了与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的遵守情况进行评价? 2)评价结果是否保存? |
审核能源管理部门 |
|
4.6.3 内部审核 |
1)内审方案是否制定并得到实施? 2)上次内部审核的不符合验证情况? 3)本次内审的准备和策划情况? |
审核体系运行主管部门 |
|
4.6.4 不符合、纠正、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
1)是否出现了不符合? 2)对出现的不符合是如何进行纠正的? 3)是否分析了不符合的原因,制定并实施了有并行的纠正措施? 4)对潜在的不符合是否分析了原因?是否采取了有效的预防措施 ? 5)是否对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进行过有效性评价? |
在体系主管部门、能源管理部门和各部门进行审核 |
|
4.6.5 记录控制 |
1)记录表格设计是否适用? 2)记录表格填写是否符合要求? 3)记录的管理是否符合要求? |
对主控部门进行审核;在各部门结合对管理过程的审核;审核记录的管理 |
|
4.7 管理评审 |
1)上次管理评审的措施落实情况如何? 2)本年度管理评审有何打算? |
到现场查看落实效果 |
|
注:该检查表只是部分检查内容和方式的示例,根据公共机构的具体情况,各单位检查表的具体内容会各有重点和差异。
(二)实施现场审核
1. 实施现场审核前,要确认能源绩效。公共机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确认:
(1)统计分析能源管理体系日常运行监测与评价的数据和信息,评价能源目标、指标的实现程度,必要时可扩大数据收集范围,辅以现场测试;
(2)通过统计和现场测试,得出重点用能设备和系统的运行效率,具体内容方法可参考相关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标准、系统经济运行标准和产品性能标准及其他技术文件;
(3)综合能耗的计算与考核可参考GB/T 2589及相关能耗限额标准等;节能量的计算方法可参考GB/T 13234或其他技术文件。
2. 现场审核
内审员根据任务分工开展审核,通过交谈、查记录、看现场以及科学合理的抽样,收集与审核目的相关的证据信息,进行评价和验证。
现场审核的流程一般为:通知被审核部门——召开首次会议——信息收集与验证——形成审核发现——准备审核结论——举行末次会议。
(三)向主管领导汇报内审结果
审核组记录内审结果并将结果向最高管理者报告,同时将审核结果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以便采取必要的纠正、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四)编制内审报告
内审中,要记录符合标准与不符合标准的审核发现及对应证据,还需汇总分析得出审核结论,形成《能源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报告》(示例见表6.3.4)。其中,不符合的部分会以不符合项报告的形式体现出来,发现问题的内审员要写出不符合报告,对发现问题的事实描述清楚,填写在《能源管理体系内部审核不符合报告》上(示例见表6.3.5)。
内审的不符合项可能是文件规定有瑕疵,也可能是有明确要求但未实施、或是实施了未达到预期效果。根据不符合严重程度通常划分为严重不符合项和一般不符合项。
(1)严重不符合项通常表现为:
——出现系统性失效(某一要求在整个单位是空白状态);
——出现区域性严重失效(某一个部门或场所全面失效);
——可能导致的严重能耗超标情况;
——需较长时间、较多人力、物力才能纠正的状况。
(2)一般不符合通常表现为:
——个别的、偶然的、孤立的、人为错误;
——对系统不构成严重影响,不会造成严重能源影响;
——对体系有效性而言是一个次要问题。
表6.3.4 XXXXXX(单位名称)能源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报告
受审核部门 |
|
|||
审核目的 |
|
|||
审核依据 |
|
|||
综合管理体系总体评价 |
文件与标准符合情况 |
|
||
体系运行情况 |
|
|||
改进机制与措施 |
|
|||
不符合项 |
严重不符合 |
|
||
一般不符合 |
|
|||
观察项 |
|
|||
审核结论 |
|
|||
审核报告分发范围 |
|
|||
审核组长(签字)/时间: |
管理者代表(签字)/时间: |
|||
表6.3.5XXXXXX(单位名称)能源管理体系内部审核不符合报告
受审核部门 |
|
审核日期 |
|
不符合事实描述:
|
|||
内审员(签字): 组长(签字): 受审核部门负责人(签字): |
|||
不符合本单位 文件 条 不符合GB/T 23331-2012《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 条或 法律/法规的 条 严重程度: □严重 □一般 要求完成时间: 年 月 日 |
|||
原因分析:
纠正及纠正措施:
完成时间: 受审核部门负责人(签字): |
|||
纠正措施评价:
受审核部门负责人(签字):日期: |
|||
纠正措施验证:
验证人:日期: |
(四)后续纠正措施。
被发现问题的部门需要针对内审不符合项报告提出的问题进行整改,采取切实有效的纠正、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避免同类问题再次发生(示例见表6.3.6)。审核组要将后续纠正措施要求写入内审报告中。
表6.3.6 制定纠正措施示例
在对XX大学食堂锅炉房的内部审核检查中,审核员发现锅炉房3#锅炉能耗没有按规定实施监测活动,判定为一般不符合,要求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整改。 锅炉房负责人对不符合事实分析后,确定原因是“设备维护保养未按规定实施,设备管理人员调整后没有进行必要的培训” 。如果提出的纠正措施是“召开大会,小组提保证,个人写保证书”,则不可能没有解决问题的本质,因为不是针对造成不符合的原因采取的措施,必然不具备有效性;如果提出的纠正措施是“改造锅炉设施”,似乎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也可能是不现实的,因为没有考虑措施合理性,不仅投资成本高,建设周期长,是否具备可行性值得商榷。如果针对原因深入分析,提出的纠正措施是“对3#锅炉立即维护保养,并对设备管理人员进行《DSP-08锅炉管理规定》和能源管理体系标准培训,要求按该程序执行。今后对所有转岗工作人员均按《教育培训程序》要求进行专业培训合格后上岗……” 。比较起来,相对而言第三种纠正措施在操作上可行,当然,对实施效果尚需验证。 |
为保障能源管理的持续有效,除内审外,公共机构需开展日常管理检查,通过实施能耗数据监测等手段,发现问题及潜在的隐患,并利用系统的方法采取针对性的纠正、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具体步骤如下:
1. 确定不符合
能源管理体系中的不符合可以是:
(1)未满足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
(2)未建立或建立未达到能源目标、指标;
(3)未规定或规定未执行能源管理体系的职责;
(4)未对重点用能设备或系统按规定要求进行监测;
(5)未按计划维护用能设备,未达到运行效率指标;
(6)未执行管理和运行要求;
(7)其他未满足规定要求的情况。
确定日常能源活动中的相关问题后,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以便后续采取相关措施。
2.列出措施计划
识别出不符合并进行分析后,能源管理人员根据问题的分类和紧迫性列出措施计划,采取针对性的、明确适宜的措施来纠正消除不符合现象。
3. 采取纠正措施
纠正措施是指为消除已发现的不符合,针对不符合发生的根本原因所采取的措施;纠正是指为消除已发现的不符合所采取的措施。纠正措施不同于纠正,纠正是针对不符合本身所采取的处置措施,不符合今后可能还会再发生。而纠正措施则是为消除导致不符合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可以防止同类不符合再次发生。两种方式本质的区别在于纠正措施是消除原因,纠正消除的是不符合事实。
纠正措施是一项重要的改进活动,公共机构宜制定相关制度来规定实施纠正措施的步骤要求:
(1)评审不符合 :针对已发生的不符合进行评审,判断不符合的性质及其影响。
(2)确定不符合的原因:利用多种管理方法和手段对不符合进行分析,以确定产生不符合的深层次原因,只有原因分析透彻,才能采取针对性措施。
(3)评价采取纠正措施的需求:对于已发现或确定的不符合,要综合评价其对本单位部分或整体的影响程度,再做出是否需要采取纠正措施、采取何种方案的决定。。采取何种措施取决于问题的大小和给公共机构带来的风险,应同时做到利益、成本与风险的综合考虑。
例如:某单位已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现有资源将能源利用率提高到86.7%,如果将能源利用率提高到90%,可能需要投入很大的资金来改善设备和工艺,这时就需要综合评价措施对单位总体及成本收益的影响,科学评估后再做出是否采取措施以及采取何种纠正措施的决定。
(4)确定并实施所需要的纠正措施:经过评估确定需要采取的纠正措施后,实施纠正措施。采取的纠正措施可以涉及设备、工艺、人员能力、采购、设计等多方面的改进,也可能涉及对能源管理相关制度和要求的修改。
(5)记录所采取的措施及其结果:公共机构需做好实施纠正措施及其效果情况的记录。
(6)评审所采取纠正措施的有效性:公共机构要对所采取的纠正措施有效性进行评价,以验证是否能够防止不符合的再发生。
纠正措施的实施步骤可以用下图6.4.1概括。
4. 采取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是指为消除潜在不符合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预防措施是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的一项重要活动和手段,可以预防潜在问题的发生。
预防措施与纠正措施不同,预防措施是针对潜在不符合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采取预防措施的目的是消除潜在不符合的原因,以阻止不符合的发生。在采取预防措施时,同样需要考虑风险、利益和成本之间的利害关系。公共机构需要规定如何实施预防措施,规定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方面:
(1)确定潜在不符合及其原因:潜在的不符合通常不容易被发现,可以通过数据分析预测到许多潜在的不符合,当发现不稳定趋势时,可以考虑分析原因并采取预防措施;也可以根据同行业其他单位的节能经验和教训,对比分析在本单位是否也存在类似的潜在风险。确定了潜在不符合,就应对其潜在的原因进行充分的分析,便于找出应对的办法。
(2)评价采取预防措施的需求:根据潜在不符合的性质及其影响程度,确定是否需要采取预防措施,以及采取何种预防措施,以根除潜在问题的影响。
(3)确定和实施所需的预防措施:经过评估需要采取的预防措施后,实施所确定的预防措施。可以为完成预防措施设定一个时间表,以确保能够及时有效的完成。
(4)记录所采取措施的结果:作为证实材料,记录实施的预防措施及其结果。
(5)评价所采取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评价所采取的预防措施的有效性,以验证所采取的预防措施是否达到了预防不符合发生的效果。
管理评审是指最高管理者对本单位能源管理体系进行全方位的评价,通过评价,总结能源管理体系的运行效果,找出与预期目标的差距,确定可能改进的机会,确保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管理评审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通常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当体系发生重大变化时可临时追加评审。管理评审流程图示例见图6.5.1。
在实施管理评审之前,本单位主管能源管理体系工作的部门应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内容:
1、能源方针的评价;
2、组织机构、职责分工、资源配置的情况;
3、内审和外审的结果,包括能源审计的结果;
4、合规性评价的结果;
5、能源绩效和相关能源绩效参数的评价,包括重点用能设备和系统运行效率、综合能耗和节能量等。公共机构提供各方面绩效的实际指标,以确定能源管理承诺实现的程度,并与预期目标、能源基准相比较,确定改进能源绩效的机会;
6、目标和指标的实现程度,包括与能源基准的比较、能源成本的变化等,以确认能源管理体系运行的效果;
7、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实施状况,以评价是否形成了自我改进和自我完善的运行机制,达到保持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
8、跟踪以往管理评审所确定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有效性,以进一步评价自我约束、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运行机制的能力;
9、对下一阶段能源绩效的规划;
10、有关本单位降低能耗、提高能源效率和能源管理体系改进的建议。
管理评审会议由最高管理者主持,参加人员一般是本单位与能源管理有关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和相关工作人员等。
公共机构开展管理评审后会得出以下结果:
1、对能源管理体系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总体评价;
2、决定能源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实现节约能源资源的目的,包括提高能源绩效、重点用能设备改造、重大节能技术引进、工艺流程改进等;
3、能源方针、能源基准、能源绩效参数、能源目标和指标的变更;
4、实现能源管理方案变更的重大决策;
5、提出资源配置的需求。
某医院建筑面积82000平方米,目前员工人数1800 人、总病床数约1800 床。统计此医院能源使用状况为:每年用电量约1125万度、液化天然气用量约110万N m3/年,汽油14万L,主要耗能设备为空调设备、照明设备、升降梯设备及蒸汽锅炉等。该医院能源使用结构分析如图(1)-1所示,其中天然气和电力约占95%,为整个医院之主要能源,天然气主要用在供应蒸汽、热水,电力主要用于中央空调、电梯、照明以及医疗设备等。其中电力分析如图(1)-2,医疗占21%、动力占20%、空调占13%,照明、插座约占20%。
图(1)-1 某医院能源使用结构分析
图(1)-2 某医院用电分析
医院明确制定各部门人员能源管理职责,以落实能源方针、执行能源管理实施方案、落实能源管理相关要求,达到节约能源目标,进而提升能源绩效。该医院成立能源管理体系工作小组,明确能源管理体系工作小组职责,各相关部门主管担任能源管理体系工作小组成员,协助推动本部门的能源管理工作。
院长及副院长作为最高管理者,负责制定、颁布能源方针,展现医院对推动能源管理体系的承诺,并提供能源管理体系运行所需的资源;分管后勤副院长担任管理者代表,负责带领能源管理体系工作小组依据标准要求建立、实施及持续改进医院能源管理体系;
医院为实现节能降耗、提升能源绩效的目的,由院长颁布能源方针,并提供能源管理体系运行所需的资源,该医院能源方针如下:
提升能源效率 注重环保安全
持续教育倡导 落实节能低碳
医院为分析能源使用现况及改进机会,开展初始能源评审。首先确定评审范围,组成能源评审组,在做好相应准备工作的基础上,经过现场考察、制定了评审方案,并开展评审工作。
首先,根据能源的购入贮存、加工转换、输送分配和终端使用的环节,绘制全院能源流向图示意图,明确不同种类能源在不同用能区域的使用情况,如图(1)-3所示:
其次,识别热能使用量、电能使用量及总能源使用量,并统计所有相关耗能设备,调查项目包含设备电功率、制造日期、设备容量、现有设备数量、设备耗能量及运转时数等信息,了解目前全院耗能状况。同时,识别与评估哪些区域/设备为重要耗能使用区域/设备,提出了初始能源评审报告,对医院整体能耗水平、用能情况做了总结和分析。采集到的信息部分如表(1)-1所示:
表(1)-1重要能源使用设备评估表(简例)
设备 名称 |
设备编号 |
设备 功率 |
数量 |
运转时间 |
耗电量 |
使用 年份 |
老旧度 |
镇流器 |
光源加权因子 |
重要性 评分 |
等级 |
kW/台 |
台 |
hr/年 |
kWh/年 |
年 |
|||||||
T5灯具 |
LA-01 |
0.056 |
132 |
5304 |
39207 |
2009 |
1 |
1 |
1.5 |
58811 |
A |
中央空调主机 |
AA-01 |
350 |
1 |
2190 |
766500 |
2004 |
1.2 |
- |
- |
919800 |
A |
电梯 |
EB-03 |
13 |
1 |
5840 |
75920 |
2009 |
1.3 |
- |
- |
98696 |
A |
… |
|
|
|
|
|
|
|
|
|
|
|
注:重要性评分=设备耗电量X 设备老旧度权值X 灯具安定器形式权值X 光源加权因子优先性:重要性评估值高于10,000 以上订为A 级,其余订为B 级。
最后,根据评审过程中获取的信息分析情况,识别存在的节能机会,如表(1)-2:
表(1)-2主要节能机会识别一览表(示例)
序号 |
节能机会 |
改进类别 |
1 |
医疗大楼10 楼儿发中心空调箱送风机加设变频器 |
空调/电力 |
2 |
五楼七楼病房区使用高效率灯具 |
照明/电力 |
3 |
全院配餐室使用高效率灯具及自动感应开关 |
照明/电力 |
4 |
五楼病房,计算机室,婴儿室使用高效率灯具 |
照明/电力 |
5 |
九楼病房使用高效率灯具 |
照明/电力 |
6 |
病历室更换高效率灯具 |
照明/电力 |
7 |
医疗大楼1,2 楼门诊公共区更换LED |
照明/电力 |
8 |
医疗大楼地下一楼餐厅更换LED |
照明/电力 |
9 |
医疗大楼走道照明窗台增设感应开关 |
照明/电力 |
医院为适时掌握与医院能源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制订《能源管理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识别与评估程序》,要求定期评估本院收集最新国家和地方政策、法律法规、标准更新的情况。医院办公室每季针对已制订、新增或修订的能源管理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事项进行搜集,将适用本医院的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项目,记录在《能源管理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上,并将已发布的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等报告管理者代表,并传达到各有关部门。
医院为调查并更新能源使用量的变化趋势,确定可能影响医院能源使用量变化的因素,考虑营运特性与能耗数据,建立能源基准与能源绩效参数。以单位面积能耗作为能源绩效指标,收集三年内每月能耗量、总门诊人数、住院人天数等资料,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建立能源基准与能源绩效参数,部分指标如下:
单位建筑面积综合能耗: 吨标煤/平方米(tce/m2),其计算方法为:
单位面积能耗=15.3481+1.129727*室外温度(℃)+0.000341*总门诊人数(人)
医院按能源方针的要求,根据初始能源评审结果,在充分考虑了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和相关要求后,制定了本医院能源目标、指标和能源管理实施方案。各部门要根据本部门的具体情况制定本部门的能源目标、指标和能源管理实施方案,并由管理者代表核准后发布。部分内容如表(1)-3、表(1)-4所示:
表(1)-3 能源目标、能源指标
序号 |
能源目标 |
能源指标 |
责任部门 |
1 |
年节电量102,205度 |
年节电量6,205度 |
医疗大楼十楼儿童中心 |
2 |
|
年节电量8,771度 |
五、七楼病房区 |
3 |
|
年节电量8,771度 |
全院配餐室 |
4 |
|
年节电量54,932度 |
医疗大楼一、二楼门诊公共区 |
5 |
|
年节电量5,042度 |
医疗大楼地下一楼餐厅 |
6 |
|
年节电量18,484度 |
九楼病房 |
表(1)-4 能源使用,能源目标、指标,能源管理实施方案及运行控制示例
能源 使用 |
能源 目标 |
能源 指标 |
能源管理 实施方案 |
能源绩效参数 |
运行控制 |
监测和 测量 |
建筑物供暖 |
降低建筑物的热能消耗 |
在2012年基础上,降低8%供暖能耗 |
供热系统安装适宜的启动控制器 提高保温效果 所有通道安装PVC门帘 恒温装置的设置 散热良好 |
建筑物能耗与度日数的关系 |
1.安装自动控制器、PVC门帘的规程 2.提升隔热效果的程序 3.检查恒温器设置、散热器、门、窗是否完好的程序 |
1.每月监控供暖用燃料量 2.对室温检测 3.定期监测供暖系统的时间和控制装置 |
日常清洗过程 |
减少清洗热水的使用量 |
一年内,当前基础上降低5%热水消耗 |
1.更换效率高的喷嘴 2.清洗残留固废、不用水冲 3.泄露检查和及时处理 |
加工每吨热水的用电量、水温 |
1.新的喷嘴安装程序 2.清洁工作指南 3.泄露检查与报告程序 |
1.每两周统计热水用量 2.定期监测水温 对操作人员检查 |
医院为确保能源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对于文件的编制、标识、批准、发放、使用、更改、作废和评审作出明确规定。对各项与能源管理有关的记录就识别、存放、检索、保存期限、保护及处置进行有效管理。
该院发布的能源管理体系文件包括:
涵盖院内能源管理活动所涉及的能源方针、能源目标、能源指标、能源管理实施方案、适用范围、能源管理组织构架与权责,能源管理要求文件和能源使用设备及其他管理控制规范等,以确保能源管理体系的各项活动符合能源方针的要求。
重要能源使用设备的部分操作规范如表(1)-5所示:
表(1)-5 重要能源使用设备操作规范
文件名称 |
记录表格 |
供配电设备管理规范 |
受电日志 |
|
健康管理中心受电日志 |
|
手术室/加护病房用电安全查核表 |
|
UPS 维护记录表 |
|
电器设备巡检记录表 |
|
检测报告书 |
照明设备管理规范 |
照度检测数据表 |
锅炉设备管理规范 |
锅炉运行记录表 |
|
水质化验表 |
|
锅炉定期检结果报告表 |
热水供应设备管理规范 |
特种压力容器每月自动安全检查表 |
|
特种压力容器定期检查结果报告表 |
升降机设备管理规范 |
建筑物自动楼梯保养记录表 |
|
停车设备定期保养报告书 |
空调体系管理规范 |
离心式螺旋空调主机运转日志 |
|
空调冰水主机年度大保养记录 |
医疗气体自动检查作业流程标准书 |
气体体系检查日报表 |
抽风排风体系自动检查作业流程标准书 |
抽风排气体系月检表 |
停电应急预案 |
停电应急预案演练记录表 |
为实现能源目标、指标,本医院对重要设备、系统和过程的运行及管理实施有效控制。包括供暖通风系统、照明系统、给排水系统、供配电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等多方面,将体系要求贯彻到日常运行管控要求中,对运行过程中涉及到的设备的操作与维护保养要求、过程的检查和管理过程明确控制要求并加以实施。如表(1)-5中所列出的重要能源使用设备操作规范。本医院制定《重要能源使用设备评估办法》、《重要能源使用设备检查记录表》等相关要求。
对全院紧急停电、手术室紧急停电等可能发生的极端事件,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医院职工开展停电应急演练。
对新改扩建项目的设计,会充分考虑能源绩效改进的机会,采购对主要能源使用有影响的能源、设备、产品和服务时,按照程序规定进行采购。为确保主要能源使用相关的人员具备必要的能力,开展能力培训和节能意识教育。同时,按照规定,定期开展内外部信息交流。
本医院为了对能源管理体系的运行状况和主要能源绩效等进行有效开展,制定了检查制度和具体要求。除了日常检查、定期重点设备、重点部位检查之外,合规性评价、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也是本院通过自查自纠、改进能源绩效和提高能源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手段。本医院定期评估能源管理体系运行的合规性,院办公室按照《能源管理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符合性核查表》清单,逐一核查各部门活动是否符合要求。当核查结果发现存在不符合事项时,立即开具《纠正与预防措施表》,通知该部门采取必要的纠正和纠正措施。
开展内部审核。本院为确保能源管理体系运行过程符合标准要求,能源方针、目标、指标及能源管理实施方案均能有效推行,制定了《能源管理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管理者代表指派内审组长每年10月底拟定下年度《能源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计划》,经管理者代表审查通过,由最高管理者批准后实施。审核员依据《能源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计划》,做好内审准备工作。内审员每年必须接受6小时以上培训,经考核合格,可参与下一年度内部审核。管理者代表负责对内审员的管理,所有内审员现行职务必须与受审核部门无直接关联。
本医院为开展管理评审,制定了《能源管理评审控制程序》。为确保本院能源管理体系运行的充分性、适宜性和有效性,每年12月召开一次管理评审会议,并规定完成内部审核后30 日内召开。管理者代表要求将管理评审会议结果形成记录,内审组组现场验证指定改进部门落实管理评审的决议情况,并在下次管理评审会议上提出验证报告。
本医院依据标准要求,已完成管理体系文件和记录的编制和完善,并实施了9项能源管理实施方案。综合本医院运营特性与能源消耗数据,已设定必要的绩效指标追踪能源使用情况,全力实现三年内降低单位面积耗能量3%以上的承诺。表(1)-6为该医院能源管理实施方案改进成果汇总表。
表(1)-6能源管理实施方案改进成果汇总表
序号 |
能源管理实施方案 |
改进类别 |
省电(kWh/年) |
1 |
医疗大楼10 楼儿发中心空调箱送风机加设变频器 |
空调/电力 |
6205 |
2 |
五楼七楼病房区使用高效率灯具 |
照明/电力 |
50939 |
3 |
全院配餐室使用高效率灯具及自动感应开关 |
照明/电力 |
8771 |
4 |
五楼病房,计算机室,婴儿室使用高效率灯具 |
照明/电力 |
43336 |
5 |
九楼病房使用高效率灯具 |
照明/电力 |
18484 |
6 |
病历室更换高效率灯具 |
照明/电力 |
4047 |
7 |
医疗大楼1,2 楼门诊公共区更换LED |
照明/电力 |
54932 |
8 |
医疗大楼地下一楼餐厅更换LED |
照明/电力 |
5042 |
9 |
医疗大楼走道照明窗台增设感应开关 |
照明/电力 |
4862 |
合计 |
196618 |
某学校总面积1000余亩,建筑面积80余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施完善,现有教职工2800余人,在校全日制学生22000余人,学校高度重视节能减耗工作,采用了多种节能技术。在此基础上,学校依照以下九个步骤建立并运行了能源管理体系。
1、明确职责。学校明确制定了各部门人员在能源管理工作中的岗位和职责。
2、任命管理者代表。学校校长作为最高管理者,制定、颁布学校的能源方针,展现学校对推动能源管理体系的承诺,并提供能源管理体系运行所需的资源;分管后勤的副校长担任管理者代表,负责带领能源管理体系工作小组依据标准要求建立、实施及持续改进学校能源管理体系。
3、成立工作小组。能源管理体系工作小组成员包括各相关部门主管,通过明确能源管理体系工作小组成员的职责,小组成员可以协助推动本部门的能源管理工作,如图(2)-1所示。
图(2)-1 学校能源管理组织机构图
4. 以后勤处与后勤集团的职责与权限为例:
后勤管理处职责和权限为:
1)负责能源体系建设中涉及本部门的相关能源管理工作;
2)负责收集、登记与本部门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3)负责节能改造项目的招标工作,对能源服务供应商进行评价、监督;
4)负责学校修购项目节能措施的落实等。
后勤集团职责和权限为:
1)负责能源体系建设中涉及本部门的相关能源管理工作;
2)负责收集、登记与本部门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3)负责学校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工作,建立能源计量器具台账;
4)严格按相关程序或作业规程控制能源绩效参数,在供暖、水电保障、餐饮等工作中落实节能要求;
5)负责制定集团能源使用相关岗位的职责要求和人员的能力要求,组织培训,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对于其余各部门、学院的职责与权限,工作小组也进行了一一划分和明确,并将相关内容进行文件化,体现在能源管理手册当中。
学校为实现节能降耗、提升能源绩效的目的,由校长颁布能源方针,并提供能源管理体系运行所需的资源,该学校能源方针如下:
统筹规划、加强管理......结合教学科研活动,培养节能技术人才,提高学生节能意识,积极研发和转化先进节能技术......最大限度地杜绝和防止各种浪费......
学校为分析能源使用现状、发现改进机会,开展初始能源评审。初始能源评审是对学校能源利用状况的一次全面筛查和了解。
1. 确定评审范围,组成能源评审组,在做好相应准备工作的基础上,经过现场考察、制定了评审方案,并开展评审工作。
评审工作包括对历史数据进行收集、分析,调查表具安装情况,识别热能使用量、电能使用量及总能源使用量。
表(2)-1 学校能源计量器具汇总表
序号 |
能源计量类别 |
进出用能单位(一级) |
进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二级) |
主要用能设备(三级) |
||||||
应装 数 |
安装 数 |
配备 率 |
应装 数 |
安装 数 |
配备 率 |
应装 数 |
安装 数 |
配备 率 |
||
台 |
台 |
% |
台 |
台 |
% |
台 |
台 |
% |
||
1 |
电力 |
39 |
39 |
100 |
128 |
128 |
100 |
/ |
0 |
0 |
2 |
市政 热力 |
4 |
4 |
100 |
/ |
/ |
/ |
/ |
/ |
/ |
3 |
天然 气 |
29 |
29 |
100 |
/ |
/ |
/ |
/ |
/ |
/ |
4 |
自来 水 |
15 |
15 |
100 |
94 |
94 |
100 |
/ |
/ |
/ |
根据历史数据的计算和分析,学校主要能源使用种类为:电力、热力、天然气、汽油、柴油。资源使用种类为:水。其中:电力主要用于教学办公、科研设备、空调、照明及生活;天然气用于食堂灶具及锅炉;汽、柴油用于公务车辆;市政热力用于集中供暖及浴室;水均用于教学、科研、空调与供暖的补水、食堂、浴室及生活。
在2013年学校总能耗中,电耗占总能耗的32.18%,天然气消耗占34.20%,热力消耗占34.20%,汽柴油消耗占0.41%,如图(2)-2所示。
2. 统计所有相关耗能设备,识别与评估哪些区域/设备为重要耗能使用区域/设备,主要能源消耗影响因素,与主要能源使用相关的岗位和人员等。在此基础上,还要对节能改进机会进行识别。节能改进机会包括多个方面,如管理、设备使用、节能技术应用等。
表(2)-2 学校主要耗能设备识别表
序号 |
设备名称 |
规格型号 |
耗能 种类 |
额定 容量 |
台数 |
1 |
天然气锅炉 |
WNS4.2-1.0/95/70-Q |
天然气 |
4.2MW |
4 |
2 |
循环水泵 |
QPGR150-315A |
电能 |
22kW |
2 |
3 |
循环水泵 |
QPGR200-400C |
电能 |
37kW |
2 |
4 |
冷水机组 |
开立30HXC300AH |
电能 |
170kW |
1 |
5 |
冷冻水泵 |
PBG300-300 |
电能 |
75kW |
3 |
… |
…… |
…… |
…… |
…… |
… |
3. 确定能源基准、能源绩效参数,并根据能源基准和能源绩效参数,制定学校的能源目标和指标,为持续不断改进能源绩效提供方向。为满足能源目标指标,需对识别出的改进机会进行分析和评估,并形成能源实施方案,作为改进过程的指导。
4. 初始能源评审报告。对学校整体能耗水平、用能情况做总结和分析,提出改进方向。
学校为各部门掌握与能源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等要求,制订《能源管理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控制程序》,要求定期评估本校收集最新国家和地方政策、法律法规、标准更新的情况。学校能源管理办公室每半年针对已制订、新增或修订的能源管理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事项进行搜集,将适用本校的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项目,记录在《能源管理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上,并将已发布的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事项报告管理者代表,并传达到各有关部门。
表(2)-3 能源管理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示例(经济运行标准部分)
序号 |
标准编号 |
名称 |
适用条款 |
学校现状 |
1 |
GB-T13466-2006 |
交流电气传动风机(泵类、压缩机)系统经济运行通则 |
略 |
略 |
2 |
GBT13462-2008 |
电力变压器经济运行 |
略 |
略 |
3 |
GBT13470-2008 |
通风机系统经济运行 |
略 |
略 |
4 |
GBT13462-2008 |
电力变压器经济运行 |
略 |
略 |
... |
...... |
...... |
...... |
...... |
学校为了解并适时更新能源使用量的变化趋势,考虑学校用能特点与能耗数据,建立能源基准与能源绩效参数。以单位面积能耗作为能源绩效指标,收集三年内每月能耗量、校内人数等资料,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建立能源基准与能源绩效参数,部分指标如表(2)-4下:
表(2)-4 能源绩效参数
类别 |
能源绩效参数 |
单位 |
学校 |
单位建筑面积综合能耗 |
kgce/m2 |
|
人均综合能耗 |
kgce/人 |
|
单位建筑面积水耗 |
t/年·m2 |
分项能源 |
单位建筑面积电耗 |
kWh/年·m2 |
|
单位建筑面积热力消耗 |
GJ/年·m2 |
|
...... |
...... |
学校按能源方针的要求,根据初始能源评审结果,在充分考虑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和相关要求后,制定学校能源目标、指标和能源管理实施方案。各部门要根据本部门的具体情况制定本部门的能源目标、指标和能源管理实施方案,并由管理者代表核准后发布。
学校为确保能源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对于文件的编制、标识、批准、发放、使用、更改、作废和评审作出明确规定。学校发布的能源管理体系文件包括:
能源管理手册:涵盖校内能源管理活动所涉及的能源方针、能源目标、能源指标、能源管理组织构架与职责等内容。
程序文件:如《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和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能源评审控制程序》、《能源基准、能源绩效参数管理程序》、《能源目标指标及能源管理实施方案控制程序》、《能力、培训和意识控制程序》等。
三级文件:针对各用能单位、部门、学院以及具体的耗能设备进行制定的,如《XX学院办公用能管理办法》、《压力试验机操作规程》、《空调系统启停运行规程》、《锅炉运行操作规程》等。第三级文件的制定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
为实现能源目标、指标,学校对重要设备、重点用能区域实施有效控制。包括采暖通风系统、照明系统、给排水系统、供配电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等多方面,将体系要求贯彻到日常运行管控要求中,按照体系文件规定的要求对主要用能设备进行合理操作、维护保养、日常检查和管理。在新改扩建项目的设计环节,充分考虑能源绩效改进的机会;采购设备或选择能源供应服务商时,充分考虑设备对节能的贡献、相关的淘汰设备目录,以及供应商提供服务人员的节能专业能力水平等内容。对学校从事能源管理工作相关的人员开展能力培训和节能意识教育。同时,定期开展内外部信息交流。
学校制定检查制度。除了日常检查、定期重点设备、重点部位检查之外,定期开展合规性评价、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定期评估能源管理体系运行的合规性。
开展内部审核。学校制定了《能源管理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管理者代表指派内审组长组建内审组,每年第四季度拟定下一年度《能源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方案和计划》,经管理者代表审核通过,由最高管理者批准后实施。内审员依据内审计划做好内审准备工作。学校要求内审员每年接受6小时以上相关培训,提高内审员对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理解、提升内审员的审核能力。
学校制定了《能源管理评审控制程序》。规定每年12月召开一次管理评审会议,在内审完成后30日内召开。管理评审会议结果要形成记录,内审组负责现场验证改进要求的落实情况,并在下次管理评审会议上提出验证报告。
学校依据标准要求,已完成管理体系文件和记录的编制和完善,并实施了9项能源管理实施方案。综合本校特点与能源消耗数据,已设定必要的绩效指标追踪能源使用情况,以全力实现三年内降低单位面积耗能量3%以上的承诺。
某政府机关单位A、B两个办公楼,分别于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开始投入使用。
该单位依照九个步骤建立并运行了能源管理体系。
本单位确定了各部门相关人员在能源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制定、颁布了单位的能源方针,明确推动能源管理体系的承诺以及为能源管理体系运行提供所需的资源;分管机关后勤的领导担任管理者代表,负责带领能源管理体系工作小组建立、实施能源管理体系。
能源管理体系工作小组成员包括各相关部门主管,相互协调配合开展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工作。
以物业服务管理处和机关服务管理局的职责与权限为例:
物业服务管理处的职责与权限为:
a ) 负责委机关办公区资源节约工作的组织与协调,包括宣传教育,制度制定,节能措施的制定和落实,资源消耗统计、上报和公示,落实节能指标等。
b ) 负责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具体实施,包括组织能源评审、体系文件的编制、修改更新和内审,法律法规的收集及合规性评价,信息交流以及对节能运行过程进行控制和监督,新改扩项目中的节能设计、用能设备和计量器具采购方案的审核等工作。
机关服务管理局的职责与权限为:
a ) 承担机关资源节约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
b ) 负责制定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下达节能计划,指导能源资源消耗统计数据汇总报送工作。
c ) 负责节能改造项目的汇总、上报和下达。
d ) 指导、检查、监督和考核委中心资源节约工作。
e ) 负责节能管理岗位的人员培训。
f ) 确保办公设备采购符合节能有关要求。
g ) 负责能源管理体系相关文件的审批和管理评审的组织等工作。
对于其余各部门的职责与权限,工作小组也进行了一一划分和明确,并将相关内容进行文件化,体现在能源管理手册当中。
需注意的是,各部门的职责与权限既要与组织机构图相符合,也要利于实际情况下工作的开展。确定部门职责与权限的工作,一定要得到领导层的批准和一致同意。
本单位履行的能源方针为;
践行绿色办公、提高能源效率。
能源管理工作思路:
以提高能效为最终目的,不断降低能源成本;
......;
本单位为分析能源使用现状和改进机会,开展初始能源评审。
1. 确定评审范围,组成能源评审组,在做好相应准备工作的基础上,经过现场考察、制定了评审方案,并开展评审工作。
评审工作包括对历史数据进行收集、分析,调查表具安装情况,
表(3)-1 单位能源计量器具汇总表(部分)
计量表 名称 |
型号 规格 |
倍率 |
计量 级别 |
能源 属性 |
安装位置 |
准确度 等级 |
测量范围 |
生产厂家 |
状态 |
A办公区 |
|||||||||
电度表 |
DSS |
6000 |
/ |
电 |
总配电室 |
1 |
1路供电设备负荷 |
XX有限单位 |
正常 |
电度表 |
DSS |
6000 |
/ |
电 |
总配电室 |
1 |
2路供电设备负荷 |
XX有限单位 |
正常 |
电度表 |
DTS |
400 |
/ |
电 |
A楼配电室 |
|
部分1路电源负荷 |
YY有限单位 |
正常 |
电度表 |
DTS |
400 |
/ |
电 |
A楼配电室 |
|
部分2路电源负荷 |
YY有限单位 |
正常 |
电度表 |
DTS |
160 |
2 |
电 |
总配电室 |
|
空调系统 |
YY有限单位 |
正常 |
电度表 |
DTS |
20 |
2 |
电 |
总配电室 |
|
办公楼排风机 |
YY有限单位 |
正常 |
…… |
…… |
…… |
…… |
…… |
…… |
…… |
…… |
…… |
…… |
冷水表 |
DN150 |
10 |
/ |
水 |
综合楼东南 |
|
总表 |
京水 |
正常 |
冷水表 |
DN150 |
10 |
/ |
水 |
XX楼东南 |
|
总表 |
京水 |
停用 |
冷水表 |
DN100 |
1 |
2 |
水 |
A楼D2车库西 |
|
总表 |
京水 |
正常 |
冷水表 |
DN100 |
1 |
2 |
水 |
A楼D2车库东 |
|
低区总供 |
京水 |
停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识别热能使用量、电能使用量及总能源使用量。
根据历史数据的计算和分析,单位主要能源使用种类为:电力、天然气、汽油、市政热力等。资源使用种类为:水。其中:
A办公区:电力主要用于空调制冷、信息机房、照明、办公生活;天然气用于食堂灶具;汽油用于公务车辆;市政热力用于集中供暖、热水供应。
B办公区:天然气用于空调制冷与供暖、热水锅炉、食堂灶具;电力用于办公生活、信息机房、照明;汽油用于公务车辆。
水均用于办公生活、空调制冷与供暖的补水、食堂。
详见图(3)-2、图(3)-3。
图(3)-2 机构能源系统图(A办公区)
图(3)-3 机构能源系统图(B办公区)
2. 统计所有相关耗能设备,识别与评估哪些区域/设备为重要耗能使用区域/设备,识别主要能源消耗影响因素,识别与主要能源使用相关的岗位和人员等。识别出的机构主要耗能设备示例见表(3)-2,主要能源使用相关的岗位与人员示例见表(3)-3。
表(3)-2 机构主要耗能设备识别表
序号 |
设备名称 |
规格型号 |
耗能种类 |
额定容量 |
台数 |
运行时间 |
备注 |
1 |
冷水机组 |
特灵 |
电能 |
373kW |
2 |
2.5 |
A区 |
2 |
冷冻泵 |
威乐NL150/320-45/4 |
电能 |
45kW |
4 |
3 |
|
3 |
电梯 |
客梯、货梯 |
电能 |
196kW(总计) |
9 |
20 |
|
4 |
照明灯具 |
日光灯、节能灯 |
电能 |
170kW(总计) |
7076 |
>2500 |
|
5 |
直燃机 |
双良ZXQ-233M |
天然气 |
2330kW(制冷量) |
3 |
11 |
|
6 |
主楼冷冻泵 |
...... |
电能 |
...... |
... |
... |
B区 |
7 |
燃气热水锅炉 |
...... |
天然气 |
1.4MW |
2 |
1备1用17个小时 |
|
…… |
…… |
…… |
…… |
…… |
…… |
…… |
|
表(3)-3 主要能源岗位清单
所属区域 |
岗位 名称 |
岗位内主要能耗设备 |
资格要求 |
资格保 持情况 |
A区配电室 |
电工 |
变压器 |
电工证 |
有效 |
A区制冷机房 |
空调工 |
离心式冷水机组 |
空调证 |
有效 |
A区热力站 |
空调工 |
|
空调证 |
有效 |
B区直燃机、锅炉 |
制冷工 |
直燃机 |
直燃机专用操作证、燃气锅炉操作证 |
有效 |
B区配电室 |
电工 |
变压器 |
电工证 |
有效 |
在此基础上,还要对节能改进机会进行识别。节能改进机会的识别包括多个方面,如管理、设备使用、节能技术应用等。在识别节能改进机会的过程中,邀请相关方面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参与是有必要的。表(3)-4是识别出的部分节能改进机会。需要注意的是,识别出的节能改进机会并不等同于能源实施方案。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财务、人力、政策等方面的原因,有些改进机会在现阶段并不具备实施的条件。只有能够在现阶段实施的节能改进机会,才能成为能源实施方案的着力点。
表(3)-4 部分节能改进机会识别表
序号 |
方面 |
现象 |
机会类型 |
节能机会概述 |
1 |
A办公区计量 |
A办公区域消耗的电力及水与一旁的单位按一定比例分摊 |
设备、管理 |
建设能源管理数据平台,完善计量仪表,准确计量A办公区用能情况 |
2 |
设备巡检 |
现场调研发现有冷却水泵存在漏水现象 |
管理 |
落实并加强耗能设备巡检制度 |
3 |
设备使用 |
A办公区冷却塔周围均被挡板所包围,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冷却塔周围的空气流通,从而降低冷却塔的换热效果 |
管理 |
拆除冷却塔挡板,若冷却塔瓢水情况较为严重,可将挡板树立在冷却塔风机出口周围,或对冷却塔整体进行检修 |
4 |
设备选型 |
A办公区主楼风机盘管使用散流器作为回风口,会对回风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
设备 |
更换该类回风设备 |
5 |
余热未利用 |
B办公区直燃式溴化锂冷热水机组排烟温度高达160℃,该部分烟气余热并未进行利用 |
设备 |
建议可考虑利用该部分余热生产生活热水替代或部分替代热水锅炉提供生活热水的可能性。 |
6 |
绿色照明 |
B办公区配楼的办公室照明还是以T8荧光灯为主 |
设备 |
可考虑更换LED灯具 |
7 |
设备淘汰 |
A办公区在用变压器型号已列入淘汰目录应,尽快淘汰。此外,2个办公区部分电机也已经列入淘汰目录应尽快制定淘汰计划并淘汰。 |
设备 |
制定计划并更换已列入淘汰目录的机电设备 |
|
... |
... |
... |
... |
3. 输出能源绩效参数、能源基准,根据能源基准和能源绩效参数,制定单位的能源目标和指标,为持续不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提供方向。为了满足能源目标和指标,有必要对识别出的改进机会进行分析、评估,最后形成能源实施方案,作为具体的改进活动的指导。
同时,对本单位整体能耗水平、用能情况做总结和分析,提出改进方向,在对单位能源使用状况进行详细的摸底之后,形成初始能源评审报告。
本单位制订《能源管理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控制程序》,要求定期评估收集与本单位相关的最新国家和地方政策、法律法规、标准更新的情况。能源管理小组负责每半年针对已制订、新增或修订的能源管理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事项进行搜集,将适用本单位的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项目,记录在《能源管理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上,并将已发布的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事项报告管理者代表,同时传达到各有关部门。
表(3)-5 能源管理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示例(部分法律法规)
序号 |
文件号 |
名称 |
实施日期 |
1 |
国办发〔2004〕30号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通知 |
2004/4/1 |
2 |
国发〔2005〕22号 |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 |
2005/7/2 |
3 |
国发〔2006〕28号 |
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 |
2006/8/6 |
4 |
国发〔2007〕36号 |
国务院批转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 |
2007/11/17 |
5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
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 |
2007/12/26 |
6 |
国发〔2008〕23号 |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节油节电工作的通知 |
2008/8/1 |
单位为调查并更新能源使用量的变化趋势,确定可能影响单位能源使用量变化的因素,考虑单位用能特点与能耗数据,建立能源基准与能源绩效参数。以单位面积能耗作为能源绩效指标,收集三年内每月能耗量、单位工作人数、单位面积等资料,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建立能源基准与能源绩效参数,部分指标如表(3)-6下:
表(3)-6 能源基准、能源绩效参数
序号 |
部门 |
指标名称 |
单位 |
基准值 |
备注 |
1 |
单位 |
单位建筑面积能耗 |
kgce/m2 |
xxxxx |
|
2 |
|
人均综合能耗 |
kgce/人 |
xxxxx |
|
3 |
|
单位建筑面积水耗 |
L/m2 |
xxxxx |
|
4 |
|
人均水耗 |
升/人·天 |
xxxxx |
|
5 |
A办公区 |
单位建筑面积能耗 |
kgce/m2 |
xxxxx |
|
6 |
|
人均综合能耗 |
kgce/人 |
xxxxx |
|
7 |
|
单位建筑面积水耗 |
L/m2 |
xxxxx |
|
8 |
|
人均水耗 |
升/人·天 |
xxxxxx |
|
9 |
|
单位建筑面积电耗 |
kWh/m2 |
xxxxx |
|
10 |
|
人均电耗 |
kWh/人 |
xxxxx |
|
11 |
设备级 |
冷水机组COP |
|
xxxxxx |
|
12 |
|
换热站补水率 |
% |
xxxxx |
|
13 |
|
热水锅炉效率 |
% |
xxxxx |
|
14 |
|
直燃机COP |
|
xxxxx |
|
15 |
|
水泵效率 |
% |
xxxxx |
|
16 |
|
照明功率密度 |
W/m2 |
xxxxx |
|
..... |
...... |
...... |
...... |
...... |
|
单位按能源方针的要求,根据初始能源评审结果,在充分考虑了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和相关要求后,制定了本单位的能源目标、指标和能源管理实施方案。各部门要根据本部门的具体情况制定本部门的能源目标、指标和能源管理实施方案,并由管理者代表核准后发布。
本单位为确保能源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对于文件的编制、标识、批准、发放、使用、更改、作废和评审作出明确规定。学校发布的能源管理体系文件包括:
能源管理手册:涵盖校内能源管理活动所涉及的能源方针、能源目标、能源指标、能源管理组织构架与职责等内容。
程序文件:如《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和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能源评审控制程序》、《能源基准、能源绩效参数管理程序》、《能源目标指标及能源管理实施方案控制程序》、《能力、培训和意识控制程序》等。
三级文件:针对各用能单位、部门以及具体的耗能设备进行制定的,如《XX部门办公用能管理办法》、《空调系统启停运行规程》、《锅炉运行操作规程》等。第三级文件的制定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
为实现能源目标、指标,单位对重要设备、重点用能区域实施有效控制。包括采暖通风系统、照明系统、给排水系统、供配电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等多方面,将体系要求贯彻到日常运行管控要求中,按照体系文件规定的要求对主要用能设备进行合理操作、维护保养、日常检查和管理。在新改扩建项目的设计环节,充分考虑能源绩效改进的机会;采购设备或选择能源供应服务商时,充分考虑设备对节能的贡献、相关的淘汰设备目录,以及供应商提供服务人员的节能专业能力水平等内容。对本单位从事能源管理工作相关的人员开展能力培训和节能意识教育。同时,定期开展内外部信息交流。
本单位制定了检查制度。除了日常检查、定期重点设备、重点部位检查之外,定期开展合规性评价、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定期评估能源管理体系运行的合规性。
开展内部审核。本单位制定了《能源管理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管理者代表指派内审组长组建内审组,每年第四季度拟定下一年度《能源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方案和计划》,经管理者代表审核通过,由最高管理者批准后实施。内审员依据内审计划做好内审准备工作。单位要求内审员每年接受6小时以上相关培训,提高内审员对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理解、提升内审员的审核能力,经考核合格,可参与下一年度内部审核。管理者代表负责对内审员的管理,所有内审员现行职务必须与受审核部门无直接关联。
本单位制定了《能源管理评审控制程序》。规定每年12月召开一次管理评审会议,在内审完成后30日内召开。管理评审会议结果要形成记录,内审组负责现场验证被指定改进部门的落实情况,并在下次管理评审会议上提出验证报告。
本单位依据标准要求,已完成管理体系文件和记录的编制和完善,并实施了10项能源管理实施方案,详见表(3)-7。综合本校特点与能源消耗数据,已设定必要的绩效指标追踪能源使用情况,全力实现单位设定的能源目标、指标。
表(3)-7 能源管理实施方案
序号 |
改进机会 |
方案介绍 |
预计实施时间 |
责任部门 |
1 |
A办公区计量 |
建设能源管理数据平台,完善计量仪表,准确计量A办公区用能情况 |
2014年12月 |
|
2 |
巡检 |
落实并加强耗能设备巡检制度,并制定办公区域巡查监管制度 |
2014年12月 |
|
3 |
设备保养 |
拆除冷却塔挡板,若冷却塔瓢水情况较为严重,可将挡板树立在冷却塔风机出口周围,或对冷却塔整体进行检修 |
2015年6月 |
|
4 |
设备运行控制 |
变频、定频水泵的切换应考虑设备的负荷,在负荷较低的工况下计量使用变频水泵,满负荷的情况下使用定频水泵,提升变频水泵实际的使用节能效果。 |
2014年12月 |
|
5 |
设备选型 |
更换该类回风设备 |
2015年12月 |
|
6 |
余热未利用 |
建议可考虑利用该部分余热生产生活热水替代或部分替代热水锅炉提供生活热水的可能性。 |
2015年12月 |
|
7 |
资源利用不合理 |
建议通过合理技改降低废水率,或将废水合理利用。 |
2015年12月 |
|
8 |
绿色照明 |
更换LED灯具 |
2015年12月 |
|
9 |
设备淘汰 |
制定计划并更换已列入淘汰目录的机电设备 |
2015年6月 |
|
10 |
能源管理 |
制定能源定额考核制度 |
2015年12月 |
|